班鳖(中国只有一只的动物是什么)
admin
2024-05-19 09:12:34
0

中国上仅剩一只的动物是斑鳖。

斑鳖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比中华鲟更濒危的“水中大熊猫”。”全球仅剩三只,有一只在中国,还有两只在越南,是中国上仅剩一只的动物。本来在中国还有一只雌性斑鳖,我国的科学家想要以人工授精的方式,帮助它繁衍后代,可是进行了四次都失败了,在最后一次这只斑鳖不幸离世,中国就仅剩一只了。

斑鳖简介:

斑鳖背甲长椭圆形,背盘长36-57厘米,背盘宽度仅略小于长度,几近圆形。躯体扁平,仅略隆起,背面平滑光泽,暗橄榄绿(或黑绿)色,缀有许多**斑点。在较大的黄斑间,又散步大量**小点,有时形成包围前述**点斑的不规则的一圈;有些小点包围着大点,有的则形成窄纹;在相当于骨质背甲部分,**斑纹形成横竖交织的线纹或放射状纹。

头、颈及四肢背面亦为黑绿色,具不规则的大小**斑。这种密集的**斑纹是斑鳖的特点。这些特征在两侧的前部更为明显。腹部灰色,只有两个不发达的胼胝在舌板与下板的联体上。雄性的尾长而粗,泄殖孔近尾端。幼体背甲具棱,并有许多小结节,随年龄增大而渐渐消失。

斑鳖头骨中等大小,骨质吻短;下颚联合窄于最大眶径,并无中央嵴;轭骨与鳞骨接触,基蝶骨与颚骨相连;第一对肋板间仅为1枚椎板所分隔,第八对肋板退化,且不在中线相遇;背甲骨板具粗糙的凹痕。在第1对肋板间仅有1枚椎板;7-8枚椎板形成连续的1列;在8对肋板中,至少有1-2对在中间相遇。舌腹板与下腹板分离,不融合;前腹板小,相互分离;有2-5个大的胼胝体。头骨平而宽短,有1个非常短而圆的骨质吻,其长短于最大眶径;吻突短。前额骨与犁骨相接,上颚咀嚼面无脊。趾被蹼。

在古代,班鳖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古人称之为癞头鼋。由于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可确认的尚存活的个体仅有两只。苏州动物园有一只雄性;长沙动物园有一只雌性,已迁至苏州动物园实施人工繁殖。另外,苏州西园寺放生池内有一雌一雄两只,雄性(名为方方)已于2007年8月死亡,雌性并未实际观测到;上海动物园和北京动物园的两只个体分别于2006年底和2005年死亡。另外有消息说美国研究人员在越南北部观察到一只野生斑鳖。越南河内还剑湖中尚存一只,传说曾背负宝剑送给越南后黎朝黎太祖,助其夺取天下,但也有学者认为该鳖是单独物种,称其为还剑鳖(越南语:RùaH?Gm)。

虽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长期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2002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斑鳖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下游、云南南部红河流域以及越南北部。相传清朝杭州藩司衙门门前有两座石栏围绕的大池,其中隐藏着藩库的水门。看守水门的大鼋就在池中,杭州人称之为“癫头鼋”。这些传说较难查证,但“藩司前看癞头鼋”,是杭州城里市井中的一景,亘亘数十年不改。曾生活在南京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过斑鳖。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贾宝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清嘉录·枫桥倚棹录》有一首《西园观神鼋》诗,记录着“大鼋”在西园寺放生池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九曲红桥花影浮,西园池内碧如油。劝郎且莫投香饵,好看神鼋自在游。

1873年,英国学者JohnGray将驻上海的一个英国领事在上海附近捕获的几只大鳖定为新种,命名为斯氏鳖(Osariaswinhoei);除获得一个博物馆标本,经过十几年的寻找,未发现任何一个斑鳖的野生种群。后来,学者梅尔兰将斯氏鳖(Osariaswinhoei)更改为Rafetusswinhoei。1880年,法国人Heude又将在黄浦江抓到的大鳖定为一新种Yuenmaculatus,并撰文指出新种与大鼋迥然不同。但由于当时人们一直称呼它为鼋,所以它就入乡随俗将其叫做斑鼋。据研究,Gray定名的斯氏鳖实际上就是Heude命名的斑鼋。1984年,中国学者张明华对浙江省桐乡县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鼋骨骼亚化石进行了研究,定名为太湖鼋。

其实,太湖鼋就是斑鳖,因为张明华当时没有参考英、法学者的文献。前文提到的癞头鼋、大鼋、斯氏鳖、斑鼋、太湖鼋都是斑鳖。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学者几乎无任何后续报道,甚至连它是否为有效种、它的地理分布和生活习性也一无所知,因而在中国鳖科动物分类上,曾一度呈现混乱局面——被认为是中华鳖的同物异名,虽然发现过不少个体,但都被鉴定为鼋、斑鼋等物种;中国所有动物园和博物馆里的斑鳖标本都被错误地鉴定为鼋。

苏州动物园园长陈大庆介绍,苏州动物园的这只斑鳖解放前就在这儿了,“苏州动物园建园前是一所古老殡舍,俗称‘昌善局’,专供有钱人家寄存尸体棺木。原昌善局内有园林,旱船、假山、亭榭及池塘等一应俱全,苏南地区的居民素有购买龟、鳖、鱼等在寺庙水池中放生的传统习俗,现存的斑鳖就是在解放前所放生的。”

“1954年建园时,还有大小不一的十余只斑鳖,遗憾的是,当时把它当成了另一个物种-鼋,而且也没有对其很好地采取保护措施,至今只存活一只了。”1993年,陈大庆刚到苏州动物园工作时,就只剩下这只斑鳖。“它的裙边少了一块,是以前和其他斑鳖打架被咬掉的。”

斑鳖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把它当作鼋,没有引起重视。为斑鳖正名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苏州动物园为支持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建设,曾赠送了两只俗称“癞头鼋”的大鼋标本。苏州市科技学院生物系教授赵肯堂对其头骨、背、腹甲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这两只“癞头鼋”是斑鳖。经过多年研究,赵肯堂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斑鳖是一个独特的物种,他是中国为斑鳖正名第一人。1992年起,赵肯堂多方奔走,为拯救斑鳖殚精竭虑,他的呼吁引起了反响,苏州市民从此把斑鳖看做国宝。然而,遗憾的是,赵肯堂2007年年初因病去世。其实,1873年,这个物种已经确定下来了,但后来专家都不认可。小的时候把它当中华鳖,大的时候就把它当鼋。就是90年代,赵肯堂研究发现确实存在这个物种。

由于被认为是其他物种,人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斑鳖的悲剧不断发生。2005年10月,北京动物园的雌性斑鳖离世,距离它从“鼋”正名为“斑鳖”仅一年。2006年12月16日,在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内,一头斑鳖始终未能得见任何同类,在游客投掷的硬币的包围中,孤寂地终其一生。其时,距离为它“验明正身”还不到3个月。

意识到斑鳖的重要性之后,200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在其网站上发文介绍斑鳖的特征,以便从其所属的动物园里发现斑鳖。

该种于1873年由JohnGray所命名。标本是当时英国政府驻上海领事RobertSwinhoei先生送给英国博物馆(B。M。)的。据说是从中国上海的邻近地区采集所得。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幼体和中华鳖相似,成体又和鼋很像,加上缺乏标本,因此在随后的100多年中,斑鳖并没有得到中国动物学界的认可,而被看成是中华鳖或鼋的同物异名。直到1987年,Meylan等重新研究了斑鳖的模式标本,恢复了其有效种的地位,并将之改到Refetus属中。然而,到这个时候,斑鳖在野外几乎绝迹,饲养的个体也寥寥无几了。

斑鳖生活习性:

斑鳖能在水下保持较长的时间。肉食性,性情凶猛。每年惊蛰前后,埋身池底淤泥中冬眠的斑鳖开始苏醒而出。春季的气温乍暖还寒,苏州动物园内的斑鳖只是在阳光和煦的午前浮出水面,缓慢地昂首泅游,尔后便匍匐在池中的石质小岛边缘,整个鳖体半淹在浅水中,长时间保持静止的姿势,酷似一块小岛边的岩石。通常,被淹在水下的鳖头每隔2-3分钟才抬起一次,在呼气的同时喷射出含在口中的小股水柱,然后张嘴掀鼻进行吸气,10-15秒钟后又沉首水中,这样的呼吸动作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动物园隔日定时定点给斑鳖喂食。通常饲养员下午两点于食台旁用手或木板敲击水面,在水波震荡的讯息传递下,瘦弱疲惫的斑鳖开始挪动沉重的身躯,离开小岛,游向食台,摄取投食。斑鳖的进食量与季节、气温有关,夏季气温高,斑鳖的新陈代谢旺盛,进食量就多,每餐可吞食鸡(脯)肉1-1。5千克,但对投喂的杂鱼类则嗜食性并不明显。饱食后常沿着池周漫游,显得较为悠闲。此时可见鳖的背部、裙边、直出的尾巴、轻盈划水的四肢、前伸的长颈及明亮的眼睛。这样的游泳有时可持续1小时左右。该鳖的裙边虽然清晰可见,但并不丰满,显然是与生活环境的水质差、营养条件不理想、健康状况不佳有关。游园者常向斑鳖抛掷各种食品,它也乐于容纳。盛暑酷热或气温低凉的日子,斑鳖对投食反应比较冷淡,即便来到食台,也显得神情呆滞、萎靡不振,毫无食欲,一般在食台附近游动两三个来回后,就沉入水底或返回小岛歇息。因此斑鳖在数日或一周内拒不进食的情况屡见不鲜。

斑鳖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2017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日”当天,云南省环保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发文称,环保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此次发布的红色名录中,此前备受外界关注的绿孔雀和班鳖被列为极危物种。

2021年2月1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上最稀少的几种动物:

北部白犀牛:

2021年4月5日,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它们都是雌性。我只能说这么多了,人类的利益熏心导致了这个物种灭绝,这种犀牛如果没有科技的干预,基本上就等这俩生命走到尽头,就灭绝了。

东北豹:

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东北豹又称远东豹金钱豹,因其身上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叫金钱豹。

近些年很少看到有关金钱豹的新闻,东北豹的体型在豹类中算是体格大的一类,捕食梅花鹿、麝、狍子、驯鹿、野猪、兔子等食草动物,也吃一些浆果,在我国北方算是神秘级动物了。

扬子鳄:

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估计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由于扬子鳄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人工繁衍也稳步地发展,扬子鳄是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动物,有1。5亿多年进化史,与恐龙属同一时代。

现在科技媒体的发达也让大家逐渐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我看过一个抖音小视频,一个美女洗衣服然后游过来一个扬子鳄,然后扬子鳄挨了一水盆,游走了,美女并不害怕,我挺喜欢看到这种人与动物这种和谐的画面。

中华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2021年4月消息,全球总数约100只,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最濒危的100个物种”之一,在中国东北部为夏候鸟,南部为冬候鸟。主要以鱼类为食。其它乱七八糟的也吃一些,它在1861年首次被发现记录,但一直都非常罕见,直到2000年以前普遍被认为已经绝种。

然而,在2000年有4只成鸟和4只幼鸟在福建省沿海的马祖列岛再次被发现,成为当年鸟类学界极大的新闻。由于偷盗鸟蛋和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中华凤头燕鸥濒临灭绝。

相关内容

描写国庆节广场摆放花卉(国...
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国庆节场面描写,详细介绍如下:一、描写人们的...
2024-06-03 05:43:24
湛江南国花卉园地址(关于湛...
:1.湛江市著名旅游景点1.湖光岩严光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
2024-06-03 05:31:41
众泰汽车质量(众泰车质量到...
众泰车质量良好。众泰汽车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在市场上...
2024-06-03 04:18:1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
在10月27日开幕的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由工业...
2024-06-03 04:03:50
梅村花卉盆景基地要钱吗(吉...
要。豪情汽车公司是吉利控股集团属下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位于浙江东...
2024-06-03 04:02:05
哈尔滨10路花卉大市场(哈...
哈尔滨花卉大市场营业时间是8:30-16:30,哈尔滨花卉大市场位...
2024-06-03 04: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