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景点(西溪湿地景点介绍)
创始人
2024-01-10 02:55:45
0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点介绍如下: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三堤十景”:

三堤:福堤、绿堤、寿堤。

十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河渚听曲。

核心景点

1、泊蓭:明末清初钱塘人邹孝直(名师绩)的庄园。当时这一带芦苇丛生,野趣盎然,从高处远远望去,整片庄园似仙岛泊于水上,因此得名。其中自在堂、空明轩两组建筑与拈花舫前后呼应,由南向北分别构成三个空间。

2、烟水渔庄:西溪农耕渔事文化展示中心。借鉴了清代文人陈文述《秋雪渔庄》的诗歌意境,取柳烟、炊烟、水烟三烟之妙,因此得名。此景点有桑蚕丝绸故事、婚姻民俗、西溪人家等展览馆,展现水乡民居的地方特色和居民质朴的农耕文化。

3、深潭口:又名深潭港,据《南漳子》记载:“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因此得名,是西溪主要的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西溪龙舟胜会每年都在此举行。这里也是许多影视文化作品在西溪拍摄的取景点。

4、厉杭二公祠:厉杭二公祠是西溪专门奉祀文人的祠堂之一,与秋雪庵两浙词人祠齐名。供奉的二公,一位是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是康熙举人,另一位是杭世骏,字太宗,号堇浦、秦亭老民,为雍正举人。两公都是清代杭城的著名学者和诗人。

5、河渚街:因古地名为河渚而得名,是一条以休闲、商贸集市、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民俗商业街。街中还原保留当时人们生活生产的格局,临水而建的阁楼房屋,穿桥而过的零星小船,以及流传的民间传说,充满了以岛为家、以船为马的水乡风情。

6、洪钟别业:明代成化年间刑部尚书洪钟(字宜之)晚年退隐回籍时,在西溪建造的别业。别业内由宅院(三瑞堂、归舣居、香雪堂、沁芳楼等)和书院(竹清山房、清平山堂、萝荫阁、抱月轩等)等建筑组合而成。

7、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之间,是清代文人高士奇(1645年—1704年)的山庄别业,具有典型的明末清中期前宅后园的官宅特点。因康熙南巡时,曾驾临此地,而名声大噪。

8、梅竹山庄:清钱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约1777年—1857年)的山庄别业。他在庄外种植大量梅花与翠竹,其又人性高洁,自比梅竹,又好读书、擅字画,常邀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因此得名。为西溪主要的赏梅区域。

9、西溪梅墅:位于西溪梅竹休闲区内,属于旧时南宋辇道沿线范围,自古便因种植梅花而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赏梅。此地以田园农舍为载体,以梅文化为内涵,以旷达开远的环境美为特色,为西溪主要的赏梅区域。

10、西溪水阁:位于西溪梅竹休闲区内,居所临水而建,是自古文人墨客在西溪隐居藏书之地。水阁分为“兰溪书屋”和“拥书楼”两处藏书楼,不仅可以感受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还能了解当时文人隐士避世清闲的情怀。

11、秋雪庵:始建于宋淳熙(1174年—1189年)年间,初名“大圣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筑,延请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诗意题为“秋雪庵”。民国时期经南浔名士周庆云(字梦坡)重修。是全国诗词研究基地,也是西溪最重要的寺庵之一。

12、莲花滩观鸟区:位于莲花滩区域,规划面积约35公顷。?[10]整体水域比较浅,局部为深水区,生长着茂密的水生植物,很适合涉禽类的水鸟生活。观鸟区内遍布小岛、游步道、林地,为西溪湿地涉禽鸟类的主要栖息地,是西溪涉禽类水鸟的主要观赏区。

13、湿地植物园:中国首个国家级湿地类植物园。园内总占地约55公顷,展示了西溪特色的基塘系统、河流、滩渚等生态多样性中的湿地植物;其内容包含了全国范围内水生、湿生植物的收集、栽培和展览、休闲游览、科研科普教育、水生植物的配植示范和引种繁育。

14、创意产业园:西溪创意产业园,位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北角的桑梓样区域,占地0.95平方千米,占整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面积的十分之一,也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文化精粹之地。

15、福堤:整条堤以六座带福字的桥连接,因此得名。福堤全长约2300米,衔接公园南北两个出口,并串连起园区的主要景点,是一条以生态为基调、人文为特色的长堤。体现了西溪“梵、隐、俗、闲、野”的文化特质。?

16、绿堤:“绿堤”东西全长1600米,宽7米,两侧植被丰茂,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绿堤”寓意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杭州生态旅游城市相呼应。

17、寿堤:寿堤与五常港并行,南北全长约5470米,宽4.5米,是西溪湿地中最长的一条堤,与长寿之意不谋而合。寿堤两岸水网纵横,古树森森,朴野幽趣,景观天成。

18、空中揽胜:“空中揽胜”观光氦气球位于西溪湿地慢生活街区,是由中国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载人观光氦气球,也是杭州唯一的高空氦气球体验项目。?

地理环境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市区西部,公园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千米,距西湖不到5千米。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千米。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为广泛。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流分布广,总长100多千米,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三堤十景”三堤:伏堤、吕堤、守堤。十景:秋鹿飞雪、火柿映波、龙船胜会、莲花滩鹭影、袁弘缠绵韵、盘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何澍听歌。博昂,核心景区:明末清初钱塘邹孝之(名师)庄园。当时,这一带到处都是芦苇和野趣。从高处望去,整个庄园就像一座停泊在水面上的仙岛,因此而得名。西溪简介西溪始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兴盛于当代。杭州历史上有“西湖、西溪、西陵”之说,又称“三西”。历史上的西溪面积约60平方公里,保护中的西溪湿地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有“秋鹿飞雪、高庄陈迹、渔村烟雨、听歌、龙船胜会、曲水寻梅、映火柿波、荷滩鹭影、红园韵味、泛月”等十大景点和“福地、青堤、寿堤”三大堤防。合适的到达方式有杭州有很多公交可以去西溪湿地,830、K506、K310、306、346、Y13线路都有。周家村(西溪湿地)站下车。市内乘坐136路、193路、310路在西溪湿地高庄站下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