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花卉专用水肥液用量(“勿忘我”鲜花如何种植)
admin
2024-05-20 04:58:40
0

栽培类型

如作为一年生栽培,选择已经过低温处理的早熟品种种苗,于每年4~6月份定植,秋季开花,切花一直延续整个冬季,至次年春季,主供冬季花。夏季高温天气注意适当遮阳降温,冬季做好保温工作。作为二年生栽培,于每年10~12月定植种苗,让小苗充分接受冬季的自然低温,翌年春季开花,可一直延续至当年冬季,冬季产花结束后铲除。

勿忘我土壤定植

忽忘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疏松透气、土层深厚的砂壤土为好。定植前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略偏碱性。基肥用量占肥料总用量的70%,按每100米2种植床算,应含氮1.75千克,磷2.0千克,钾2.1千克,硼0.14千克。基肥使用缓效性的复合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施用后均匀翻人土中。整平做畦,畦高20cm左右。定植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双行交错。如定植3行,则3行交错排列,有利于通风透光。小苗定植不宜过深,栽植深度以根茎部和土壤表面平齐为宜,定植后及时浇透水。

肥水管理

生长期中施肥总用量,其中氮、钾等70%作为基肥施用,30%用作追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追肥一般1季1次。花期追钾肥、硼肥有利提高切花品质及产量。

勿忘我喜干燥及排水良好的环境,忌水涝。整个生育期要适当控制浇水量,否则会导致开花质量及产量下降。

水肥管理

待小苗成活开始生长时,每10天配合灌溉进行追肥,在水中补充200毫克/千克的氮肥、100毫克/千克的钾肥混合液进行施肥。小苗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注意经常进行中耕除草,促使小苗根系健壮发育。小苗定植后约2个月,开始抽生花枝。进人开花时期的情人草,水肥要充足,否则花枝短小,花朵不繁茂。可在灌溉水中补充200毫克/千克的氮钾混合液,每10天左右施肥1次。抽薹开花期除追施液肥外,还需用0.1%磷酸二氢钾和o.01%硼酸混合液进行叶面喷肥,以提高情人草切花的产量和质量。

温度管理

忽忘我喜凉爽环境,怕高温天气。在栽培种最好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2~20℃。勿忘我植株的抗寒性较强,在昆明冬季的自然气温条件下,有的品种可以露地越冬,多数品种只要根系在入冬前已充分生长,即使地上部分叶片全部枯死,其宿根在来年春天也会萌芽开花。但是,勿忘我开花对低温反应极敏感,只有白天温度达到20℃以上,夜间温度不低于10℃,花枝才能生长开花。

光照

忽忘我必须在充足的日光照射下才能正常生长。若环境荫蔽,丛虽然繁茂,但抽生的花葶少。因此,每天植株接受日光照射要在4小时以上。如果能够保证全日照,则生长更好。

花枝固定

要生产出高品质的忽忘我切花,通常要拉网固定花枝。具体做法是在植株抽薹前,距地面20~30厘米拉一层网架,待植株长出花葶后,再距地面45厘米高的地方罩上第二层网。随着花枝的生长,及时引扶花枝进入网格内,保持花葶直立。

整形与修剪

忽忘我在生长期间对抽生的花枝要根据苗的大小来区别处理。对已长得较大,植株间叶片基本封行的植株,每株保留4~5个花枝让其生长开花;对植株较小的苗,可摘除开花枝,抑制其暂不开花,使其植株充分生长,为生产优质切花打基础,待植株充分长大再让其进入产花期。在此期间,还要定期摘除新抽生的细弱花枝,以集中养分供应开花枝,并改善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植株中下部盲花数量,提高单一花枝的品质。切花量超过50%后,要开始培养下茬开花枝。做法是在此时期保留少量新抽生花枝,待上一茬全部切完花后,保留的花枝已生长到一定高度,从而有效缩短两茬花之间的时间,使情人草能够连续不断地开花供应市场。

切花与上市

当每个小花枝上花瓣展开达30%,全部花序显色,即可采切。早晨或傍晚采花时,从植株基部进行剪切,特别是采切初期,应在花枝的一片大叶以上剪切,这样可促进植株的腋芽萌发。采切后,将花枝基部浸入保鲜液中,使花枝保持水分充足上市。勿忘我切花在2℃左右条件下可贮藏2~3周。

病虫防治

忽忘我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灰霉病可用800~1000百菌清、甲基托布津连续喷洒3~4次防治。白粉病可用粉绣宁等喷洒防治,病毒病主要采取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喷洒杀虫剂防止昆虫传病等措施防治。介壳虫是龟背竹最常见的虫害,少量时可用旧牙刷清洗后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简介

勿忘我(学名:Myosotis sylvatica),是紫草科勿忘我属的植物。勿忘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cm。轮生聚伞花序,长10-15cm;勿忘我开有浅蓝色的小花,花期是4-5月。适应力强,喜干燥、凉爽的气候,忌湿热,喜光,耐旱,生长适温为20℃-25℃。

分布于欧洲、伊朗、俄罗斯、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西北、华北、四川、云南、东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4,2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地林缘、山坡、林下以及山谷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市场上常见的被做成干花的“勿忘我”实际上是一种叫补血草的白花(Plumbaginaceae)补血草属(Limonium)的植物,请注意分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或数条簇生,高20-45厘米,通常具分枝,疏生开展的糙毛,有时被卷毛。叶大部分基生,平铺地面;具短柄,柄有翅;叶片倒卵状匙形,长8~10cm,宽3-6cm,先端圆形,基部渐狭成短柄,边缘具微波状齿,下面羽状叶脉明显;茎生叶对生,2~3对,无柄,匙形,长1.5-2cm,宽0.7~7cm,先端钝,基部圆,半抱茎,边缘具波状齿。

轮生聚伞花序,每轮有花5-8朵,每花下有2枚小苞片,苞片线状披针形;花梗长8-10mm;萼筒短,花萼4深裂至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钟形,半裂,淡绿色,长1~1.2cm;雄蕊4,着生于花冠裂间弯曲处,与裂片互生;子房不完全2室,无柄,花柱短,腺体轮状着生于子房基部。

蒴果无柄,上半部扭曲,具宿存的喙状花柱。种子多数,深褐色,表面具纵脊状突起。花、果期3-11月。

宿根花卉的水肥管理有哪些特点?

温室大棚栽培的兴起,突破了季节的限制,实现了果蔬的周年供应。但在种植管理过程中 ,有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做法,如不重视土、肥、水的协调发展,不但对土壤环境造成重大破坏,而且蔬菜的产量低、品质差。而合理的水肥管理,不但可以节省水肥的用量,还是高产和优质的前提。因此,今天我们就详细来说一说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土、肥、水肥管理。

一、做好土肥水肥管理的重要性

在温室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和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栽培、土肥水、植保。这其中栽培是基础,土肥水是手段,植保是保障。要想产量高、品质好,靠的还是土、肥、水。

在土、肥、水当中,土壤是承载一切的基础。因此,无论哪种的蔬菜栽培,土壤环境一定要好,土壤环境不好,蔬菜种植后的管理难度就大大增加;肥料是手段,是增产的本质,是重中之重。但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肥料是双刃剑,用好了会增产,过多了不但提高了生产成本和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减产,适时、适地、适量的施肥方式,才是合理化施肥;浇水是整个管理的灵魂,蔬菜要想高产,离不开水。撇开施肥质量的好坏,施肥谁都会做,但要想浇好水,并没有那么简单。因此,会不会浇水是判断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二、温室大棚栽培的土壤管理

在温室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蔬菜定植后,不使劲追肥,秧苗就不长。因此,为了促进蔬菜植株的生长,菜农朋友是每水都带肥,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说到底,问题出在了肥料利用率上,在土壤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根系没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施肥是一个概念,根系能吸收多少又是另外一个概念。

越施肥,土壤盐渍化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化肥等的施用量,首先要保证蔬菜根系有健康的生长环境,让根系下扎,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根系最多只能下扎10厘米。土壤环境不好,即使你施用再多生根的肥料,根系也不会下扎,因此,改良土壤比生根要重要的多。

改良土壤的办法:温室大棚土壤改良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整地时直接用秸秆替代粪肥,秸秆在发酵的时候可以吸收盐分,降低土壤盐渍化,秸秆用的越多,土壤就越疏松;第二步是施用土壤改良的菌肥,调节土壤的环境;第三步是控制追肥量,少用肥,用好肥。

三、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的肥料管理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其中碳、氢、氧可以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人为补充;所需的大量元素有三种氮、磷、钾;中量元素有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氯。

1、大量元素氮、磷、钾

一说到施肥菜农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氮、磷、钾,当前许多菜区对于氮、磷、钾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土壤盐渍化特别厉害的原因。一般只要是三年以上的菜地,拿去检测机构化验,氮、磷、钾基本都不缺,甚至是含量超标,但肥料用的是越来越多,蔬菜长的却是越来越差,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土壤出了问题。土壤环境越来越差,导致根系的吸收能力变得越来越弱。

管理措施:土壤的改良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入手,一是改善土壤环境,前面已经提到了;另外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减少肥料的用量并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活化土壤,把土壤中固定的氮、磷、钾利用起来。提高肥料利用率把握的一个原则是追肥少量不多次,学会浇空水。这和我们实际操作中又有不同,菜农朋友经常听到许多专家在讲,施肥要随水少量多次,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我们所使用的化肥,都是无机盐,用多了土壤就会出现盐渍化。

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要提高肥料的质量。所有的复合肥都不建议用来冲施,追肥根据自身情况,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进口的水溶肥,我国水溶肥的起步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在品质上和进口的(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贴牌货除外)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条件差的也要选择国产品质好的水溶肥。

品质好的水溶肥标准是什么?不能含硫酸根(SO)、钠离子(Na+)、氯离子(Cl-),要有硝酸钾型或者磷酸二氢钾。许多不良厂家直接把含有硫酸钾或氯化钾的复合肥粉碎了,就当做水溶肥来卖,这就是为什么水溶肥在价格上相差很大的原因所在。因此,选择品质好的水溶肥,品质提上去了,用量自然就会减少。

如何简单判断水溶肥品质的高低?在购买水溶肥时,没有办法辨别水溶肥的质量,也是困扰菜农朋友的主要问题。除了闻气味、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厂家的同时,可以用简单的办法进行初步的判断,具体的做法是:拿一个矿泉水瓶,抓一把所要购买的水溶肥进去,然后注水,如果溶液变浑浊,那一定是复合肥;溶液澄清放几天有少许沉淀,中等水溶肥;如果放一周还是清澈的,基本可以判定是品质较好的水溶肥。

关于肥料种类的选择,把握一个原则:前期平衡肥,中期高钾肥,后期养根调秧肥。需要强调的是,高钾型的肥料前期千万别用,必须要用,就选功能型的钾肥,否则容易伤根和引起早衰。许多菜农朋友在购买钾肥时,觉得含量越高越好,对果蔬类而言,35个含量的钾就最高了,再高也是浪费,而且,钾越高,越容易引起早衰和缺钙现象的发生,在施用高钾肥时,一定要配合含钙、镁的肥料一起用,除非是功能性的钾肥。

在具体的栽培管理中,施肥次数见后面的水分管理。

2、中微量元素

对于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意识高的菜农朋友已经开始补了,而存在的问题是补的方法不对。蔬菜对于中微量元素需要不了多少,如果是高质量的水溶肥,里面含有的是螯合态的中微量元素,就基本够用。常常看到菜农朋友从市场上购买一大袋的中微量元素肥料,那都是骗人的,大袋中的中微量元素多以离子形态存在,施在地里也不会被蔬菜吸收。

在温室大棚的蔬菜栽培中,我们用的硫酸钾居多,因此,土壤不缺硫。一般北方的土壤不缺钙和镁,南方的土壤对钙和镁存在欠缺。或许菜农朋友就要反驳,你说不缺,为什么还会表现出缺素症状?这是我们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氮肥和钾肥施的太多,就会引起拮抗,尤其是钾,用多要么缺钙要么缺镁,因此,前面就说了,不管什么蔬菜,高钾肥不单用,要用一定要加螯合态的钙、镁肥。

管理措施:选择质量好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没必要。底肥一次,追肥两次,一共三次,足够蔬菜正常生长所需。有的菜农朋友在苗期或者第一次膨果就用,其实这一时期根本就用不着,在第二次、第三次膨果的时候再补充。总的用量一亩地100~200克,保证吸收利用率即可。

三、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的水分管理

温室大棚的蔬菜栽培,要想获得高产,离不开水的管理。不管是果菜类还是叶菜类蔬菜,都是喜水作物,但蔬菜既喜水又怕水。如果水浇大了,就会对蔬菜的根系造成伤害而沤根;另外,越冬茬蔬菜的栽培中如果浇水过大,还容易导致地温过低从而出现沤根。因此,如果根系出现问题,首先要排除是不是浇水过大的原因。

浇水过多也会导致肥料的浪费,肥料是溶于水中的,浇完水后,水带肥走,水下渗多深,肥料也跟着下渗多深。根据实际的栽培经验来看,浇水深度10~15厘米,正常情况下壤土水分会下渗30~40厘米;要是浇水深度为20厘米,水分下渗深度50~60厘米。水越大,肥料随水下渗的就越深,因此,肥料浪费也越多。

根据蔬菜生育期的生长特性,我们一般分为定植前、定植、开花坐果期、膨大期和采收。对于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水分的管理,前期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从定植到开花前,这一时期是蔬菜整个生育期当中打基础的阶段,蔬菜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只要把前期的基础打牢了,我们的蔬菜管理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包括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有?三水定乾坤?一说,这一时期的需水量占到了整个生长期总需水量的30%~40%。

1、蔬菜浇水之?三水定乾坤?

所谓的?三水?指的是定植水、缓苗水和花前水。做好了这三水的管理工作,后期管理起来就轻松的多。这三水所有人都浇,但大多菜农朋友不知道真正的作用。因此,对于许多菜农朋友,对前三水不重视或者不知道如何重视,导致的结果就是后期的管理工作加大,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

(1)定植水(养菌改土水)

定植水的作用不仅仅是促进幼苗的成活,在保证成活的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养菌改土。因此,我们把定植水也叫养菌改土水。通过浇定植水,改变土壤生物性状,缓解物理和化学性状的恶化。浇好定植水,会有两点明显的改善:一是土壤当中的绿苔、红霜现象会减轻;二是因重茬引起的病虫害会明显减轻。但普遍的现象是菜农朋友对定植水的管理十分随意。蔬菜要高产,管理很简单,三个核心要把握。

养根:在蔬菜的整个生育期,都是以养好根系的前提下追肥的,养根工作贯穿整个生育期。促花:好花才能出好果,尤其是果菜类。膨果:蔬菜在坐果后,要让果实合理的膨大。菜农朋友一提到膨果,想到的就是激素。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激素是补救措施而不是必要手段,能不用就不用。正确的做法是要通过合理的水肥及其它措施的调控,让蔬菜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正常膨大,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在实际栽培管理中,很多菜农朋友有促根和养根的概念,但是不科学。根系要好,前提是根系的生长环境也就是土壤环境要好,而普遍的做法是过度讲究生根和促根,很少有人去改良土壤。土壤环境不好,用多少生根的产品,都是舍本逐末,因此生根的前提是改土。另外,许多菜农朋友在促根的时候,喜欢用含有激素的产品,如萘乙酸、吲哚乙酸,这是不可取的,激素促根是以牺牲地上部抗逆能力为代价的,能不用就不用,否则,后期必然会出现早衰等现象。

因此,在浇定植水时,不建议浇白水,在浇水的时候,冲施菌剂或者菌肥。菌肥和菌剂的意义不是生根,在于改土。许多肥料经销商说是生根,这都是骗人的术语,真正生根的肥料是腐殖酸、氨基酸、海藻酸这一类。菌是活性的,通过不断繁殖和活动来改良土壤,因此能不能起作用很关键,一般菌在土壤中存活一个月以上才能真正起作用。

我们从市面上买来的菌肥都是休眠状态的菌,如果土壤条件不好,菌根本活不了多久。有研究表明,单纯冲施菌剂,一般在土壤中只存活7~15天就都死了,因此,核心不是菌不好,是存活问题。所以,在冲施菌肥或者菌剂时,一定要搭配菌群调理剂,保证菌群的存活。

(2)缓苗水(促花水)

蔬菜一般在定植水浇后的10~12天,要浇一次缓苗水。缓苗水是促花水而不是生根水,生根是后面我们要讲的花前水。要想坐好果,首先花要好。而蔬菜的缓苗期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等到开花时再促花,就已经晚了。促花建议施用含有水溶性磷酐的肥料。所有开花坐果类的蔬菜都要促花,尤其是连续开花坐果的,分两次,一次是浇缓苗水时,另外一次是生长中期,这样,地下促花和地上促花结合起来,花芽分化就没有问题。

(3)花前水(生根水)

花前水是为了缓解植株早衰最核心的措施。从蘸花到膨果水的间隔太长,通过浇花前水来过度。膨果水如果浇的太早,会导致果实坐不住果,而且秧苗容易徒长。花前水一定要浇吗?不一定!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浇水和施肥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浇花前水要根据土壤的墒情来确定。如果土壤墒情好,就可以不用浇花前水。

花前水不是必须的,但花前生根是必须的。如果不浇花前水,就要将生根的管理提前到缓苗。另外,在浇花前水的时候,许多菜农朋友喜欢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这是不对的,会造成徒长,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生育期推迟,肥料建议施用生根肥,如前面提到的含有腐殖酸、氨基酸、海藻酸类的肥料,而且在浇水时,要浇小水,越小越好。由于前期已经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因此,花前水稍微用点生根类的肥料,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防止早衰的关键措施,根系不好,早衰是必然。

浇前三水这一时期,是蔬菜生育期的开始,也是基础。三水的作用次序不能错,只要弄明白了原理,用的肥料用好,效果就绝对差不了。

2、温室大棚蔬菜栽培后期水分管理

三水定乾坤?做好了,后期的水分管理,就相对变得简单起来。开花坐果后的水分管理把握一个原则:小水勤浇,施肥少量不多次。但有一种情况可以浇大水,那就是夏季温度特别高的时期,浇大水可以缓解干旱的同时,能够降低地温。

(1)浇水量的确定

如果采用的是滴灌或微喷,夏季一亩地10~15立方水;冬季6~8方水。如果是漫灌,一亩地20~25立方水就足够了,但是不建议采用大水漫灌,尤其是果菜类,大水漫灌对土壤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破坏。

(2)水肥次数的确定

种菜高手会浇水,这里指的是会浇空水,如果土壤恶化比较严重,浇空水不浇白水,也就是带养根的肥料。无论哪种蔬菜,前期浇水带肥必须是平衡肥,越早用高钾肥料,越伤根,秧子也就越早衰。

茄果类(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原则上浇三次水,两次带肥,一次浇空水,空水可以带养根肥。豆类(豇豆、菜豆、豆王等):豆类的根系较弱且有连续开花结果的特性。原则上三水一肥一空水。第一次带平衡肥;第二次空水带养根肥;第三次带促花肥。西瓜、甜瓜:原则上浇水两次,两次都带肥。带肥时第一次平衡肥,第二次高钾肥。叶菜类:叶菜类前期不追肥,除非苗子长势弱,可随水施一次提苗肥,前期的管理核心就是养根控旺,生长中期,两次肥水解决问题。莴笋、芹菜生长中期,连着两次肥水,每隔7天一次就可以了。

在温室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如恰当的土壤、肥料、水分管理和植保措施,不但能够节省成本,避免土壤恶化,还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宿根花卉的栽培特点是经一次栽培之后,可以连续开花几年甚至十几年,但为了使其开花繁茂,一般每3~5年进行一次更新。因此在栽植前要选择向阳通风、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地,同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饼肥及少量骨粉等基肥,其施肥量通常要比一二年生草花多1倍以上。

施肥种类,要注意迟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迟效性肥,如堆肥、磷矿粉等应施于土表下35~45厘米处,施肥时要与土壤充分拌匀,待根系伸展以后吸收利用;速效肥,如腐熟饼肥、过磷酸钙、草木灰等施在表土下供幼苗期吸收利用。宿根花卉与一二年生草花相比,其根系大都较发达,分布较深而广,故生长期间施追肥次数要比一二年生草花少,通常每年施3~4次追肥即可。一般宿根花卉在春季发芽期间,孕蕾期和花谢后各施一次追肥。

在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宿根花卉开花之后,体内仍需要较多的养分,以维持营养体的功能,从而能积累更多的养分贮存在根中,使宿根能够顺利地度过严寒,保证翌春萌芽时有足够的养分。因此宿根花卉在花后需要及时补充肥料,施1~2次以速效肥为主,并配施一定的长效肥为好。除此之外,每年秋季在根旁或周围挖沟施一次基肥,供来年生长发育使用。若施肥不足,养分缺乏,则花少而小。

宿根花卉定植后的浇水是其成活的关键,因为在移植过程中花苗的根系会受到一定损伤,因而吸收能力减弱。如果这时没有充足的水供根系吸收,就会导致花卉受干旱而枯死。为此,移栽后需连续浇3次透水,每次浇水后均需及时覆土。

花卉成活后要注意适时适量浇水。以北京为例,宿根花卉返青和迅速生长的春季,正是春旱时间,此时要浇充足的水,以保证花卉生长对水分的需要。5~6月浇水要依不同花卉对水分的需要而定。7~8月正值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以防涝害。9~10月,处于正在开花期的种类,要适当少浇水,以防落花落蕾。但对于要在国庆节开花的种类,要适时修剪,8~9月要多浇些水,并酌情施1~2次速效性液肥,即可届时开放。11月上冻之前,所有的宿根花卉,均应浇足防冻水,以利防冻。

相关内容

农村生命力最好的花卉(农村...
慢慢步入到春天,花卉市场就又要开始热闹起来了,现在这个时候是挑选花...
2024-06-03 03:48:21
冬季适合养殖花卉有哪些(冬...
冬天本身就是一个抵抗力弱的季节,加上今年突发的病毒让大家都有一种慌...
2024-06-03 03:46:26
十大未知名的花卉(世界十大...
十大世界名花分别是睡火莲、幽灵兰花、杓兰、尸花、樱花、牡丹、兰花、...
2024-06-03 03:28:47
花卉开花了要剪掉吗吗(菊花...
菊花开花后全部被剪掉,枯萎的花朵,已经开花的枝条都被切断,长时间的...
2024-06-03 03:28:04
花卉红运当头怎样养植(鸿运...
鸿运当头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花期较长,花色绚丽,常见的有大红、...
2024-06-03 03:13:15
蔓生蔬菜和蔓生花卉的区别(...
阳台种植蔬菜首先跟在地里种植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要将蔬菜种植在小...
2024-06-03 02: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