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甲天下花卉市场违建(洛阳牡丹甲天下,那神态祥和宁静的大卢舍那更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admin
2024-05-20 10:44:09
0

自然地理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历史沿革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 ,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候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行政区划

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六个城市区,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

民族人口

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 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5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超过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

2004年末洛阳总人口638.39万,市区人口140多万

工业科技

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集中,是洛阳的一大特色。现有5000多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6大支柱产业和东方红拖拉机、洛阳浮法玻璃、大阳摩托、HJD04程控交换机、白马棉纱、牡丹铜材等一大批国际国内名牌产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14个。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投资100亿元,正在全力实施16户企业、48个项目的“1648”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发展石油化纤、煤电铝一体化、电子信息3大新兴优势产业。“十五”末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可达1000亿元左右。

洛阳科技实力雄厚。拖研所、轴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个部属科研所每年都推出众多的高科技成果。现有“两院”院士5名,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九五”期间全市科技成果1280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483项,技术交易额年均3亿元以上。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软件园各1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企业美国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已入驻创业。全市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6个,高新技术产品295种。

城市建设

近年来,洛阳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75133”工程,以绿、亮、净、美、畅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区建设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工程,,大规模改造了城市进出口道路和市区路网,兴建了东西长达14公里、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河风景游览区,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管道煤气、集中供热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1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广场景点绿化等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建成了牡丹广场、洛浦公园。青年宫广场、中亚广场等一批公共绿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已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城市综合管理不断加强市容市貌整洁畅亮。目前,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

物产资源

洛阳物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有钼、铝、金、银、钨、煤、铁、锌、水晶、铅等甲类矿产资源26种,这些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利用。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洛阳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属、2308种及198个变种、6个变型。洛阳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陆栖脊椎动物342种,其中有珍稀动物190余种,天然药物理学480余种。水资源也很丰富,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廛河、涧河等河流和陆浑、故县两座大型水库。

旅游资源

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北25公理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东80公理有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 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这些胜景密布且景景相连的自然景观,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狭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壮,融雄峻、奇险、秀丽于一炉,集豪野刚阳、明秀阴柔为一体,兼具南北自然风光之神韵。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农村经济

洛阳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林果、中药材、烟叶、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奶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洛阳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珍贵的领椿木.铁杉、连香、银杏、山白芍等树种;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树、油桐等;有经济植物核桃、山楂、板栗、苹果、柿子等。还是重要的药材产地,种类多达1480余种。洛阳是河南小麦重要产区,偃师的小麦栽培技术驰名全国,亩产高达千斤以上。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叶、油料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主要有偃师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黄河鲤鱼,新安的柿子和樱桃,洛宁绿竹和猕猴桃等等。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誉海内,分别被国家确定为山羊和大尾牛生产基地县。

综合实力

近年来,洛阳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4.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8亿元(按所得税改革前老口径完成5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36.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2000年龙门石窟荣列世界遗产名录。

2001年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环境明显改善。 认真落实科教兴洛战略,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洛阳市花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

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所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将牡丹定为市花。目前,洛阳牡丹已达700余个品种,2300万株,5400亩,遍布全城园林景点、街头花坛、机关庭院和城郊园圃。拥有王城公园、国色牡丹园等4大高品位观赏园。在科技进步推动下,洛阳牡丹已实现四季开花,盛花期不断延长。洛阳牌牡丹也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从1983年起,洛阳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成功举办了21届洛阳牡丹花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全国四大名会之一。

★★★大家知道到底是“洛阳牡丹甲天下”还是“荷泽牡丹甲”天下?

洛阳牡丹花甲天下。

河南省洛阳市有著名的国家牡丹园,一句“洛阳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充分说明了洛阳牡丹花的美丽。

国家牡丹园,又名国家牡丹基因库,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牡丹基因库、国家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和国家级牡丹专类园,承担着牡丹资源的收集保护、新品种研发、科研推广和产品开发利用等职能。园区观赏面积350亩,共收集牡丹9大野生种和世界8大园艺品种群1365个牡丹品种,涵盖了中国全部牡丹品种群和世界上主要牡丹品种基因。

洛阳有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作为原产地,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全国唯一的牡丹专题博物馆——洛阳牡丹博物馆。

国家牡丹园的介绍

国家牡丹园是中国牡丹栽培繁衍的主要故地之一,又称“牡丹故土”。这里气候土壤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牡丹生长,牡丹花朵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花期长,素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美誉。

国家牡丹园位于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创建于1978年,作为国有苗圃长期从事牡丹品种收集和繁育工作,1992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牡丹基因库,同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题名“国色牡丹园”。2003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园”,这是我国唯一的以国家名义命名的花卉专类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家牡丹园

当然是洛阳牡丹甲天下了,不用问。没听过荷泽还有牡丹。

牡丹是中国著名的传统观赏花卉,花朵硕大,在中国素有“花王”之称。

洛阳地处河南西部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里,土壤、气温、雨量适于牡丹生根、开花、繁衍。牡丹在洛阳生根,始于隋代,盛于唐代,昌于宋代。它的名字和洛阳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是由于女皇帝武则天的一个神话的传播。传说武则天有一天在京城长安的御花园里,下诏令百花一夜齐开放。花仙子们慑于武则天女皇的神威,果然一夜之间花开满园,唯独牡丹仙子蔑视权贵,抗旨忤上,拒不开花。武则天大怒,下令将牡丹逐出京城长安,贬于东都洛阳。其实,在此之前,“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齐花,易州进二十籍牡丹……”西苑即东都洛阳的西苑,唐代改为禁苑,即官民莫进的禁地。

到北宋,洛阳为京城开封的陪都,史称西京,欧阳修在洛阳做了三年官,为西京的牡丹所陶醉,于是撰写了一部《洛阳牡丹记》,对当时洛阳牡丹的品种和栽培技术做了详尽记载,并得出结论:洛阳牡丹,天下第一!由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盛名流传至今。今天,牡丹已成为洛阳的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牡丹花会,各个公园的牡丹竞相开放,引来国内外数以十万计的宾客。

相关内容

洛阳索纳塔二手车报价(洛阳...
二手车评估需要的车辆信息很多,只是单单的说出二手车品牌是无法给二手...
2024-06-03 05:54:54
描写国庆节广场摆放花卉(国...
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国庆节场面描写,详细介绍如下:一、描写人们的...
2024-06-03 05:43:24
湛江南国花卉园地址(关于湛...
:1.湛江市著名旅游景点1.湖光岩严光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
2024-06-03 05:31:41
众泰汽车质量(众泰车质量到...
众泰车质量良好。众泰汽车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在市场上...
2024-06-03 04:18:1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
在10月27日开幕的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由工业...
2024-06-03 04:03:50
哈尔滨10路花卉大市场(哈...
哈尔滨花卉大市场营业时间是8:30-16:30,哈尔滨花卉大市场位...
2024-06-03 04: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