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后排不舒服(《电车知识学堂》纯电动车后排隆起跟安全有关)
创始人
2024-01-03 00:35:49
0

只要坐过车的人就会知道,有很多汽车的后排中央有明显的隆起,不仅看起来不舒服,实际也会影响中间乘客的舒适性。在传统的燃油车上,这个隆起的位置内普遍是用来布置排气管、四驱车型的传动轴等零部件,并且还有一种说法是地板中间的隆起是为了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因此在不少没有排气管和传动轴的纯电动车上,我们也能够看到同样的隆起。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不要区分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来说说看汽车的后排中央为什么会有隆起。

● 欧洲的早期法规

汽车的发源地是欧洲,而早期的欧洲法律是有明文规定的,为了防止排气管的高温对草坪等植被造成伤害,汽车的排气管道不能和地面距离太近,于是许多欧洲品牌旗下的车型为了保证排气管的高度,就只能将排气管的位置提高的与底盘相同或更高的高度,因此自然就会侵占到部分车内的空间,车内自然就有了一块隆起的区域。而我们在市面上常见的车型里,通常轿车的后排隆起会比较高,一些SUV车型则比较平坦,这就是因为它们的底盘高度相对较高,不会那么容易被法律法规所限制。

2015款雷克萨斯ES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律法规的放宽,许多车型已经不需要特意将排气管布置按照原本那样去布置了,只要通过良好的优化和设计,轿车一样可以在后排做到几乎没有隆起,例如旧款的雷克萨斯ES。

● 传动轴的布置

对于前置后驱或前置四驱的车型,因为需要将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传到后轮,所以必须得有传动轴这一装置。而为了保证底盘的高度和平整性,后驱车和四驱车型的后排一般都会有明显隆起,里面布置的就是传动轴。

● 模块化平台降低成本

有些车明明是前置前驱,但后排的隆起怎么也会这么高呢?这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某车型低配前驱,高配四驱,比如奥迪A4L,它的低配车型是前置前驱,高配车型则是前置四驱,四驱车型有传动轴,所以车辆的后排地台就不得不设计成隆起状态,因为它不可能为低配车型另外设计一个车架,所以前驱版本的后排同样有较高的隆起。

另一种就是现在普遍流行的模块化设计了,例如大众的MQB平台,在该平台上打造出的车型有轿车,也有SUV。而当中的SUV车型正好又有四驱版本,因此同理,在该平台下的轿车也就保留了后排的隆起。

这不能说厂家不厚道,如果不怎么做的话,造车的成本必然会大大增加,而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增加的成本肯定会均摊到消费者头上。一边是终端售价提高,一边是消费者相对没那么在意的地台隆起,厂家当然是选择后者。

●?隆起的部分对车辆安全性有帮助吗?

答案是,没有直接影响。一般在整车设计之初,厂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车身刚性的问题,主要会在A柱、B柱等主要部位使用高强度的钢材,而并不会在这个部位使用强度很高的材料。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中间是否隆起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并不大。

举个例子,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后排地台纯平的长安CS75 PLUS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这一项获得了全优(G)的成绩,而后排有隆起的大众帕萨特的成绩你们懂的。

不过万事无绝对,也不排除有些车会在隆起部分使用热成型钢之类的高强度材料,但这只会出现在价格昂贵的豪华车上,只有厂家造车预算够高,才会如此“厚道”,一般十来万的家用车就不要想太多了。

●?纯电动车的后排也有隆起?

的确有不少纯电动车的后排都是有明显隆起,那么在没有排气管和传动轴的电动车上,为什么它们还要这样设计呢?

1、油改电

后排有明显隆起的车很大概率是“油改电”车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奔驰的EQC、大众的朗逸纯电等。

奔驰EQC

道理跟前文说过的一样,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已经设计好的车身结构不能再轻易改变, 不然就会徒增成本并且最终也不一定能够达成想要的结果。

2、原本就是这样设计的

虽然没有排气管和传动轴,但纯电动车有高压线缆和电池冷却液,因此有不少纯电动车在设计之初就会考虑将其布置在这个位置,只不过相比之下它们的体积要小得多,因此车内的隆起也就不那么明显了。例如刚刚上市的小鹏P7,它的后排隆起比较轻微,在铺上脚垫之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小鹏P7

另外还有基于CMA平台打造的Polestar 2,CMA平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同时满足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需求,因此在纯电动车型车,中央的隆起部分还能够刚好塞进两块软包电池,最大化的利用空间。

Polestar 2底盘

●?写在最后

通过前面的几点介绍,我们能够明确的就是汽车后排的隆起只跟设计有关,与安全性没有直接的关系。车辆的安全性不是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可以得出的,最直观准确的方法就是去看客观、公正靠谱且最贴近实际的安全测试机构对车辆的测试结果,比如国内的中保研碰撞测试,以及美国的IIHS碰撞测试。在纯电动车方面,中保研已经对小鹏G3进行了碰撞测试,未来还会有更多纯电动车型参与到其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讯网?报道?看到轩逸·纯电&燃油版该怎么选这个问题,可能很多车友会想:当然选择燃油版车型啊,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电动车价格较高,而是电动车在续航方面不如燃油车更有优势。

当前选择电动车的消费者中,一部分因为手头只有电动指标,还有一部分非用车刚需,但又中了燃油指标,有些地区燃油指标可以购买电动车型,将来更新指标时还能换回燃油指标,电动车在税费方面相对又比较节省,他们也可能会考虑买辆电动车占标,另外就是一部分有钱尝鲜的人群也会购买电动车。

目前电动车销量跟燃油车相比还是有着天壤之别,很大原因是同级别的电动车在价格方面比燃油版车型更贵,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同款车型,纯电版车型和燃油版车型价位相同,会不会有更多消费者选择纯电版车型呢?

东风日产旗下的轩逸·纯电是合资品牌电动车中一款相当靠谱的车型,目前有两个配置,智领版官方指导价24.3万元,补贴后售价16.6万元;智尊版车型官方指导价25.4万元,补贴后售价17.3万元。

以轩逸·纯电补贴后的售价区间16.6-17.3万元来看,还是要比第十四代轩逸10.90-14.30万元的售价高出不少。

这里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轩逸·纯电售价和燃油版中低配车型售价相近,您考虑轩逸·纯电车型的意愿会不会更高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轩逸·纯电,它来自日产E-Platform全球专业电动车平台,日产聆风也是源于该平台,截止目前,已经经过全球超过40万的用户使用检验,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00亿,电池0重大事故,这对于电动车来说,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因为电动车起火导致车辆报废的案例屡见不鲜,所以,对于选择电动车的消费者来说,动力电池的安全是首要安全之一。

关于轩逸驾乘舒适方面的表现,其实无需质疑,轩逸家轿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00万辆了,并且日产旗下各款车型在驾乘舒适方面都能和同价等级车型实力对垒,并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选择。

很多车友可能会抱怨轩逸·纯电车辆后排地板较高,但这一点正是动力电池安全的有效保证之一,两权相害取其轻,当然对于电动车来说,动力电池安全更重要,而且轩逸后排空间的高度并未受到太多影响,大多数中等身材的消费者还是能有一个较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如上图所示,轩逸·纯电的动力电池放在乘员舱中部,前后左右均有主防护结构骨架,在遭遇前后部撞击时,车身前后的主要防护结构会将碰撞能量吸收并分散到骨架,最大限度减小乘员舱变形程度,以保证为车内乘员留下更多生存空间,同时也降低了动力电池受损风险。

在遭遇左右两侧撞击时,车身两侧的主防护结构,门槛梁+B柱+内置横梁,能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目的同样是为了减少乘员舱变形程度,既保证了乘员安全,又保证了动力电池安全。

轩逸·纯电车长4677mm,车宽1760mm,车高1520mm,轴距2700mm,因为动力电池中置,不仅保证了动力电池安全,同时又未占用行李箱空间,其行李箱容积510L,和燃油版车型无异。

轩逸·纯电采用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单级减速器,电机最大功率80kW/3008-10000rpm,电机最大扭矩254Nm,和主流1.5T燃油发动机扭矩表现接近。

在动力电池方面,轩逸·纯电采用了薄片型高效能三元锂离子电池,容量为38kWh,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38km,60km/h等速续航里程389km,日常上下班代步通勤,轩逸·纯电还是能满足相当多刚需消费者的大部分城市代步通勤需求。

我们将话题引回“安全”,对于电动车来说,动力电池安全相当重要,日产E-Platform全球专业电动车平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40万用户检验,并且动力电池0重大事故,基于这一点,选择同样源自日产E-Platform全球专业电动车平台的轩逸·纯电,在用车时同样能更省心省力。

或者,现在困扰消费者的还是电动车相对高昂的价格,在这里笔者做一个假设,是假设哦,以轩逸·纯电补贴后售价16.6万元的智领版车型为例,如果其售价下调至轩逸经典版顶配的价格附近,比如12万元,您考虑购买轩逸·纯电的意愿是否会更高一些呢?也欢迎分享您认为轩逸·纯电值得入手的价格。

注:文内配图源于网络。文末价格仅为假设,请以各地专营店实际售价为准。本文首发拆车坊,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laoniu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