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有哪些景点(夫子庙景点介绍)
创始人
2024-01-11 03:58:44
0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

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说,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际旅游胜地。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

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民俗文化:

南京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元宵灯会,当时的盛况堪称全国之冠。明初以来,南京的元宵灯会活动就逐渐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

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20世纪以后,灯会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秦淮灯彩的扎裱技艺也不断提高,并推动了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发展。

南京夫子庙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是是中国四大文庙,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打算到夫子庙旅游的朋友,肯定对夫子庙附近有什么景点关注。那么夫子庙附近有什么景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夫子庙附近有什么景点

 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指的是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东起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至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还有秦淮夜市和金陵灯会、民俗名胜、地方风味小吃等。1990年秦淮风光带入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列,2000年被评为国家第一批4A级景区。

 瞻园

 瞻园景区由瞻园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两部分组成。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瞻园也是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奇峰叠嶂。夫子庙附近有什么景点,瞻园不容错过。

 秦大士故居

 又名秦状元府,为?秦淮民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京市长乐路57、59号,为清朝第43位状元秦大士的故宅。 秦大士(1715-1777),字鲁一,又字鉴泉,号涧泉,又号秋田老人,江宁人,乾隆17年(1752)状元,官至侍读学士。他曾任福建乡试主考官,乾隆二十八年告老还乡,买下明代大学士何如宠的住宅,即今秦大士故居所在。秦大士故居现在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南贡院

 夫子庙附近有什么景点,江南贡院是其中之一。江南贡院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之一。始建于南宋,起初为县学、府学考试场所。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此。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里留作乡试考场。后经不断扩建,至清光绪年间已形成一座考生号舍达20644间的中国最大考场。仅清一代,通过江南乡试后考中状元者达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方苞、袁枚、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名人均与江南贡院有着直接联系。

 白鹭洲公园

 白鹭洲公园总面积229.41亩,湖水面积57.35亩。历史上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又称徐中山园、东园、太傅园。由于其独具野趣的佳丽景色,一直是许多著名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地。民国时期正式辟为白鹭洲公园。白鹭洲公园以山、水、城、林自成一体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为依托,集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为一体,体现了生态、人文、历史文化的和谐。

 老门东

 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因地处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它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至江宁路,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历史上一直是夫子庙的核心功能区域之一。早在三国时期,此处就有民居聚落出现。到了明朝,中华门与秦淮河沿线成为城市的经济中心,这里成为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的集散地,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清末以后,门东、门西等老城南地区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