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考试(历史开卷考试技巧)
创始人
2024-01-12 03:36:07
0

关于历史开卷考试技巧如下:

开卷考试时首先应认真审题,包括文字材料,,数据,漫画,图表等,找准把握材料中心的相关信息,抓关键词,理清题目的要求,思考需要从哪些知识入手,然后再翻书。

误区一 ?开卷考试不复习许多初三学生,甚至部分非历史专业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开卷考试用不作复习,反正答案都在书上,到时候只管抄书就是了。

殊不知,这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如果处理不好,会给我们初三历史复习造成更大的困难。事实上,历史科实行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作法,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

既如此,如若不复习,我们很难想象连数量众多的选择题都靠翻书来解决,不仅考试时间不允许,而且不复习造成的对教材的生疏也会使学生难以从书上找到答案,就更不用说答好开放性试题了。

误区二 ?开卷考试难度降低这个误区是建立在开卷考试可以通过翻书寻找答案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原因在于没有弄清历史开卷考试的精髓。

诚然,由于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作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对开卷考试试卷中的一些列举题、问答题的复习可以降低要求,学生不必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这些内容,只须记住大慨就行。这确实降低了难度。

由于开卷考试的命题都要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随着开卷考试改革的深入,我们相信,这种试题的比例将会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这种题型的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系统训练,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是翻书也难以作答。

误区三 ?开卷考试可以带上所有资料许多初三学生简单地认为在开卷考试时,可以带上平时教师和自己整理的资料以备考试时使用,甚至可以将一些重点内容写在小卡片上粘在教科书上。

事实上,许多地区的初三考务工作会都有开卷考试只能带教科书的规定(粘在教科书上的小卡片也必须取消)。这说明没有考前的认真复习是难以取得优异成绩的。

误区四 ?开卷考试试题在书上都有现成的答案由于对开卷考试的特点不了解,误以为开卷考试的答案都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现成的,这是初三学生较为普遍的看法,事实上并非如此。

面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家长该怎么配合学生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它从意大利开始,持续了近三百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指:

 A.文艺复兴 B.英国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蒸汽革命

 2.?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代表性诗作是:

 A.《圣经》 B.《哈姆雷特》 C.《奥赛罗》 D.《神曲》

 3.右图①、②演示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条新航线。由此,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这条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一场经历了半个世纪、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制度的革命是

 A.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的革命 B.为民主独立而战的革命

 C.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D.决定了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5.右图是法国大革命爆发时的场景,这一场景是指:

 A.攻占巴士底狱 B.巴黎公社成立

 C.颁布《人权宣言》 D.处死路易十六

 6.下列人物中,继承法国大革命成果、开辟一代帝国的是:

 A.Napoleon B.Bolivar C San Martin D.Meiji

 7.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下列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一《人权宣言》 D.美国内战?《1787年宪法》

 8.以下叙述不能证明华盛顿对美国历史起推动作用的是:

 A.率领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B.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C.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D.领导美国人民摆脱经济危机

 9.?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以下四句话中,哪句话最能表达里的含义?

 A.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B.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C.蒸汽和机器带动了农业革命 D.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10.下列一段与世博会相关的资料中,划线部分共有几处错误?

 1851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纺织机械、蒸汽机、汽车等各种工业技术成果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了莱特兄弟的飞机。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11.以下对《***宣言》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的发表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C.它是一部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著作 D.它标志工人阶级取得了选举权

 12.我们要了解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的背景,就应该知道: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历史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发动克里木战争 C.废除农奴制 D.领导二月革命

 14.有一位发明家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15.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夜晚的路灯? B .乘公共汽车上班? C. 用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16.从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林肯总统的最大贡献是:

 A.取消黑奴制 B.维护国家统一 C.实现领土扩张 D.解决种族歧视问题

 17.下列两幅与日本的什么事件具有重要的联系?

 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舰驶入日本的浦贺港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 C.建立幕府 D.建立皇军

 18、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被设计出来并试制成汽车,此项发明应归功于德国人

 A、比尔?盖茨 B、卡尔?本茨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

 19.20世纪初欧洲哪一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组建了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20.?安东诺夫拿着手枪站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部长面前说:?我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这一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D.十月革命

 21. 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2.下列几组连线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 B.梵高?荷兰?《向日葵》

 C.托尔斯泰?俄?《哈姆雷特》 D.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

 23.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D.阻碍了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

 24.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谁的名言?

 A.爱迪生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5. 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6分,29题12分,共计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 拿玻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说的?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自认为?永垂不朽?的是什么?(2分)它的?永垂不朽?体现在哪里?(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活动的根本出发点。(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看书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领导了哪一场战争?(2分)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2分)

 (2)材料二中的?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分)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总统?为战胜?恐惧?,实施了什么政策?(2分)

 (4)根据以上三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2分)

 28.是学习历史和解决历史问题的重要载体,根据下列四幅回答问题.(16分)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凡尔赛和约》文本 华盛顿会议会场

 回答问题:

 (1)根据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其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线。(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的性质。(2分)

 (3)根据和所学知识说明一战结束后,列强为瓜分世界而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的名称。(4分)并说明战胜国签署的旨在共同支配中国的条约。(2分)

 (4)通过战后的两次会议和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列强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史学界使用了一个历史概念来命名,指出这一概念的名称。(2分)

 (5)回想一下这场战争的消耗,试着用公益广告的语言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感想。(2分)

 29.根据提示与张玲同学一起完成?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探究任务。(12分)

 哈雷撰写的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言的那首诗文,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看成是第一篇?的文件。在那首诗里,哈雷写到如何去了解世界:?在理性光芒的照耀下,愚昧无知的乌云/终将被科学驱散。? 瓦特是在1765年的一个星期日外出散心的时候突然想到他的解决办法的。他的想法?避免了把汽缸交替着一会儿加热一会儿冷却,对燃煤的节约自然十分可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美国交通运输、通讯指数与工业生产指数(1870?1913年)

 ① 据材料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光芒?(2分)

 ② 据材料二,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什么问题?由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4分)

 ③ 材料三反映了美国1870-1913年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何在?(4分)

 (2)反思和借鉴是探究的目标。根据上述探究,请回答: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间呈现怎样的关系?(2分)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C C A A A D A B D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B A B C D B C C B B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6分,29题12分。每个得分点均为2分,共计50分)

 26.

 (1) 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或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2分)

 (2)《民法典》(《拿破仑法典》);(2分)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2分)

 (3)侵犯他国主权和利益的侵略战争.(2分)

 (4) 巩固和推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或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

 27.

 (1)美国独立战争(2分);1787年宪法(2分)

 (2)俄国十月革命(2分);社会主义革命(2分)

 (3)新政(国家干预经济)(2分)

 (4)他们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变亦可得分)(2分)

 28.(1) 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 ;萨拉热窝事件(4分)

 (2)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分)

 (3)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4分)《九国公约》(2分)

 (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5)(言之成理即可)(2分)

 29.

 (1)① 理性之光;(2分)

 ② 热效率或动力问题 、蒸汽时代(4分)

 ③ 增长(或增加)、 第二次科技革命(4分)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2分)

作为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考出好的成绩。看到个别家长给孩子买了这种或那种资料,自己也不加辩别地也给自己的孩子买,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似的。学生本身要花费好多工夫在课本上才能学好知识。结果是家长的误导,让学生以为有了很多的资料,考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学生就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别的课程上,只把很少或不花时间在历史这一科上,到头来,很容易出现“翻破书本无觅处,抄满试卷无分数”的情况。当然,偶尔也会碰巧有一两道题是与资料相符的,但那毕竟是极少数。家长要多与学校联系与沟通,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而不是自作主张,盲目的给自己和孩子加上有形的和无形的“包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