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与新能源(5G来临,将会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哪些新机会)
创始人
2024-01-13 23:33:46
0

2019年以来,新基建作为投资热词屡屡霸屏,何为新基建?特指出“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行业的基础工程建设,相对于传统的钢筋水泥而言,这些基础工程也属于基建,这就是新基建。

如同传统的“铁公机”,这些新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不断释放投资机会,从而直接产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那么,对于众多创业者而言,新基建时代又将迎来怎样的机会?

并非所有领域都适合创业者、特别是个人和小团队进入。部分领域的门槛极高,基本只有国字头企业才有参与可能。

一般认为,新基建包涵7个大的方向,分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毫无疑问,特高压、城铁轨道、大数据中心这3个领域,基本没有普通创业者生存的空间,前两个领域需要调动大量社会资源,数据中心则对资金体量有巨大要求,这些都不是创业者所能企及的。

因此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只有5G基站建设、充电桩、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这4个方面。其中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更偏向于传统的互联网科技产业创业,小团队可以技术创新求生存,对创业者的技术实力要求较高。

倒是5G基站建设和充电桩更适合普通创业人群进入,一方面,这两个领域本身容量极大,有足够的创业空间,同时有相当繁密的垂直分工,着意味着机会众多,特别是在前期,不用担心与人狭路相逢,更不会一开始就直面巨头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这两个领域更偏向于传统的基建,这也意味着地域上有更大的广度,产业中心化程度较弱,不会出现互联网那样赢家通吃的局面,只要有合适资源和机会,小团队也能生存,甚至发展壮大。

部分技术创业者有融资的需求,由此又衍生出另一个新物种,专门针对这种创业者进行投资的投资者,他们不像传统投资者那样追求股权,而只要求在投资期限内,获得小融盒子的收入分成。这种方式更为直接、快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加入,据估测,目前这类投资者总人数已近万。

得5G时代的到来,会带来许多许多的新兴产业,所以说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会更多。

新基建

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周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此国家战略是中国经济从外循环转变为内循环的根本底气。

1、什么是新基建?

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 科技 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交交通、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2、新基建与旧基建的区别?

旧基建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修桥铺路盖房子,具体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旧基建投资历来是稳定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的重要方式。而新基建是立足于 科技 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它可以说是基建,同时又是新兴产业。与旧基建重资产的特点相比,新基建更多是轻资产、高 科技 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其涉及的领域大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

3、充电桩未来代表着什么?

充电桩代表着能源的更新迭代,由石油到电力,未来充电桩就是加油机,充电站就是加油站

新基建 = 轨道交通

新能源 + 特高压 + 智能电力联网 + (高铁、动车、轨道、地铁、中欧高铁)

风电、光电 全球半径供电 5G、云计算 充电换电

水电、核电 中国唯一技术 大数据、AI (建设一座充电站拥有一个加油站)

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电动 汽车 保有量已达603万辆,全球第一

预计2030年达到1.2亿辆以上

国家政策全力支持,未来发展全面替代

1、 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必须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 以上

2、 2021年起,国家级新区、一线与新一线城市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

3、 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4、 提高充、换电、储能服务的便利性,大力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

专家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数量将要达到2000万台以上,而目前公共充电桩数量仅仅不到100万根,届时中国公共充电桩缺口将达1900万根,未来五年,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迎来海啸式的增长。

未来我国 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将大幅度增长 ,但距离 车桩协调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 ,加上政府政策的高度扶持, 新能源 汽车 将带动充电桩行业受益 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 ,发现企业盈利新机遇。

我国新型技术持续高速发展,政府重视 充电桩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托新型技术拓展充电桩产业数据增值、安全充电 多元商业模式 ,将实现 产业链企业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新基建背景下,充电桩的角色将由传统配套设施的有无转向 智能多元的有序充电和互联互通 ,通过技术 提高充电桩利用效率 ,政策 增强充电桩建设与运营匹配,鼓励资本入场多样性, 使充电桩成为新能源市场中 创造长期价值 的推动力量。

经历近十年的动荡与发展,充电桩 建设的标准体系逐渐完备,政策方向逐渐明确,设备技术趋向成熟 。在新基建的引领下,充电桩将会以全新的理念出发,迈向稳定成熟的发展新阶段。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