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岢岚风脉新能源(山西省有哪些旅游景点)
创始人
2024-01-05 03:36:31
0

山西旅游景点主要分为四类:佛教文化类、晋商文化类、寻根祭祖类、山水类。

1、佛教文化类主要包括:五台山、云冈石窟、悬空寺。

五台山: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61.1米[2],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大同市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赞助者、供养人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悬空寺: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2、晋商文化类主要包括: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

平遥古城:沧桑的古城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滋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

、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古城东北角有一座相对封闭的城中之城,类似于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条街道也就被命名为东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芦肚巷等。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庙位于城东南的的城隍庙街,由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城隍庙的宣传词“皇帝有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不知出自于何处,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职确实高于县令,明太祖诏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庙,与县衙署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清虚观位于东大街东段,创建于唐,鼎盛于元,现存主体建筑是明代遗物,为山西省重点文保单位。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新开通的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

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常家庄园: 山西榆次常家[1],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在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

3.寻根祭祖类主要包含:大槐树、尧庙等。

大槐树:大槐树,又叫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这株主干粗壮、枯枝杈桠、沟壑遍身的古木,就是古大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尧庙: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 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晋元康中徙汾东,唐显庆三年(685年)迁至今址,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并进行过多次修葺与扩建,清康熙临汾和光绪帝以及慈禧太后曾御驾临此。

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4.山西山水类景点主要包括:太行水大峡谷、绵山、恒山、壶口瀑布、珏山、芦芽山等

太行山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是石的国度,是洞的世界,是水的宝庄,是植物生长的园地,是动物生栖的天堂。风景区风光旖旎,景色奇异,汇集太行风采于奇峰涧壑之中,林海悬崖、山石、清泉、瀑布、溶洞、庙宇、传说,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共有景观 400 余处,景点 44 个。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观也光彩照人。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孔子回车、二仙真人的故事源远流长,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流芳百世,史迹犹存,特别是坐落在紫团山西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是保存完好的典型道教建筑,始建于唐代,占地 6900 平方米,有牌坊戏楼、三进院大殿、梳妆楼、钟鼓楼、插花楼、望河楼等,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工艺精美,殿内壁画、彩绘内容翔实,故事性强,雕石画坊精美典雅?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艺术欣赏价值。是接受古建筑风格和艺术教育的理想之地。

太行大峡谷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规划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开辟紫团洞、云盖寺、水妖洞和真泽宫四大景区。共有峡景、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 400余个。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绵山:绵山大门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五霸之晋国霸主晋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恒山:恒山,人称北岳,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久。

壶口瀑布: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距太原大约5、6个小时车程;距西安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落差9米,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 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壶口瀑布位列其中。

珏山: 珏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

芦芽山:芦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于山西宁武、五寨、岢岚县境内,五寨县城东南26公里处,属吕梁山脉,“西接岢岚,东带宁武,南连静乐而雄踞五寨”。

芦芽山,因形似一“芦芽”而得名,海拔2739米,是高山峻岭中挺拔的一座雄峰,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剑直插云霄。这里峰峦重叠,簇拥大小 200多座山峰,沟壑纵横,崖沟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余处。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鲜嫩欲滴,引人入胜。雨后日出,芦芽墨绿色的山体,还会变换出一种火红的色彩,五彩斑斓的“芦芽佛光”。

提到山西,我们总是会联想到这些大同煤矿和老陈醋吧!其实山西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还兼具着美丽怡人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处旅游热门的城市之一。

而且,这里还有着很多的森林公园,将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观,缩小到这里体现,如果你想了解这里,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山西有哪些森林公园吧!

龙泉国家森林公园

于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200文件批准建立,总面积24380公顷,清漳河和207国道纵贯南北,条件优越。

是一处以森林自然景观和龙窑寺、龙神庙、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等历史遗迹为主要内涵的国家级公园。

经过十多年的科学规划、积极保护、开发和建设,这个公园已经成为三晋大地的一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溶洞古刹雷音寺,又名龙窑寺。周朝时,该洞被辟为十龙洞,南北朝时期被改造为雷音寺,截至2014年,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龙泉公园是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建设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成立,1993年8月开始建设,至今已投资150万元,义务投工近4万个,建成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龙窑寺等一批景点。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壶关县树掌镇,原为紫团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由国家林业部更名为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面积4000公顷。实际占地面积5848公顷,有林面积4380公顷,森林覆盖率74.9%。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太行山。太行山绵延千里,象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辽阔的大地上。位于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

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磊山的悬崖峭壁中。因此,该风景区定名为“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国家级风景浼胜区,也是“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

主要景区面积有100平方公里。我国锦乡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称,而林虑山是北雄风光最胜处。这里曾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的足迹,也有他们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

商朝第22代国王武丁,省年时被其父送往王相岩与平民奴隶生活在一起,在此结识了奴隶傅说,发现其很有才华,他即位后三年不语,方把朝臣说服,请傅说出山并拜为宰相,而武丁得傅说辅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殷道复兴”。

东汉时期,朝中官宦夏馥迫于皇宫之祸,陷姓埋名避难于此,现遗迹尚存。明嘉靖年间游方道人赵得秀居山不舍,依崖筑景,苦练仙丹,现仍存其师徒墓塔。

吕梁山森林公园

位于巍巍吕梁山南麓,南北长约165公里,东西宽约85公里,2002年9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面积6800公顷。跨涉临汾、乡宁、汾西、交口、隰县等5个县(区)。

公园共有6大景区即临汾姑射山仙洞沟景区、高天山景区、云梦山景区、姑射山老爷顶景区、石马沟景区和台头景区。

在高天山景区和石马沟景区建有狩猎场和垂钓池姑射山仙洞沟景区建设围狩场,园内山势雄伟,沟壑深邃,溪水迤逦,松柏蓊郁,满山遍野景色绚丽多彩,气候凉爽宜人,是休养、避暑、狩猎、垂钓、观光之胜地。

公园内有上至唐代,下到明清的建筑群,有蜚声遐迩的“华夏第一洞房”,还有着层峦耸翠、冰瀑之悬的自然景观,以及雄踞山颠、钟灵毓秀、文词彪炳千秋的真武玉皇楼、崇道庙与绮丽自然景观和秀美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

交通条件方便,与周围洪洞广胜寺、尧庙、黄河瀑布、丁村文化遗址、隰县小西天、蒲县东岳庙等旅游景区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旅游网络。是旅游避暑、寻根、狩猎、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台山,是一座享誉海内外的名山。1992年被林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1994年确立为全国二十处示范森林公园之一。

园内既有锦绣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有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有蜚声中外的佛教文化,更有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典型的前寒武纪五台群、滹沱群、高凡群、豆村群、东冶群等地层剖面为核心地质遗迹资源的地质剖面型公园。

公园以五台山典型的前寒武纪五台群、滹沱群、高凡群、豆村群、东冶群等地层剖面,大陆基底大规模的复式向形褶皱和韧性剪切带,典型早期超镁铁岩。

丰富的早前寒武纪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典型绿岩带等为核心景观,以第四纪冰缘地貌、典型地层剖面、构造地貌等为主要内容,以兴建森林公园作为保护地质遗迹的主要形式。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山西省宁武县东寨镇,含五寨、神池、岢岚、静乐等部分县区,由大石洞、秋千沟、马家庄、高桥洼、阎家村和怀道林场的部分区域组成,总面积约4.433万公顷,森林面积占50%。

地处管涔山脉南端,占地面积65.16万亩。1992年9月经林业部批准,在管涔山森林经营局的经营范围内,成立了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经营范围由大石洞、秋千沟、马家庄、高桥洼、怀道、闫家村林场和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组成。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4.423万公顷。

公园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区内以冰口洼为“脊”,北有清涟河流人五寨,南有吴家沟河流人汾河,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区内有夹驴石、护林老翁、石猴护林、看花台、南天门、将军石等九大自然景观,又有太子殿雄踞于山巅,周围有寺、庵相伴,景色十分秀丽,是森林公园的主体。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西省寿阳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因其四面正方而得名,又因其主峰形似蝙蝠,且清嘉庆年间,方山有断碣出土,上书“神蝠”字样,为晋时遗物,因而大学士祁隽藻榜书“神蝠”大字,立石于方山,故又名“神蝠山”。

总面积3580.3公顷,风景旅游区面积1125.1公顷。主峰海拔1532米,其峰顶坦地面积达到28000平方米,为北方山脉之罕见,俗称“神坪金顶”。

方山在晋朝时赐名为福秀神山,故称神福山。宋政和二年(1112),因山形四面方正,得名为方山,又据《清凉志》称,五台山外有四,方山亦称“朱明”。有坦地2.8万平方米;

方山境内,松林浩然,杂以各类果木,森林覆盖率达83%。

方山的寺院自唐代李氏皇族分支李通玄修道而兴,之后法宏、宗政、衲云等禅师步其后尘而来,鼎盛于明清时期。进山的沥青公路和6670平方米的停车场业已竣工。

通往景区的石砌小道,直上顶峰的459级石阶,溪上的玉带桥,桥头的盘龙灯,各呈风采。新建的迎客亭、金顶亭、观桃亭等6个各具特色的亭台。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

是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字(1992)200号文件批准建立的。地处山西省大同盆地边缘,浑源县境内南部山区,总面积28274.4公顷。公园北临浑河,东至官王铺乡,南接西河口乡,西连土岭乡。?

自然景色绝佳,东西绵延250千米,有108峰。是塞上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公园。其可览度属于中景级以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八十五个,其中森林景观十五个,自然景观三十二个,人文景观三十八个。

公园范围涉及恒山林场的恒山工区、龙山工区、西山工区、南山工区,位于浑源县东坊城、黄花滩、永安镇、大磁窑、青磁窑、王庄堡、官儿、千佛岭8个乡镇。北临浑河,东至大仁庄乡,南接王庄堡乡,西连官儿乡。

总面积:28274.4公顷(合42.41万亩)。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属太行山西缘山脉,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东22公里处。中心地理坐标为112°46′24",北纬37°51′36″。由乌金山(又名龙王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脉和明珠湖组成。

总面积5.5万亩,森林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被称为五台山下院,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水晶院寺庙群、龙王庙寺庙群、太清宫寺庙群、大佛台、九峰塔等众多寺庙群落依山而建。

乌金山地势北高南低,由中度切割的基岩山和土石山组成,主要岩石为古生界二叠系与石炭系时期形成的灰色砂岩和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占全境面积的87%。

其中涧河以北的中林山、乌金山、大洪山等多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太原组的灰色砂岩。涧河以东的紫金山为二叠系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砂页岩。

局部地区覆盖的黄土为砂页岩母质和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淋溶性褐土、褐土性土和石质土,占全境面积的13%。几亿年前的地质变化造成了今天乌金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涛呼啸,紫气蒸腾的壮丽风光,可谓天地造化得天独厚。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境内的系舟山脉。公园距省城太原60公里,北离忻州14公里。总面积为11万亩,森林区面积2.3万亩,海拔最高高度为1800米。

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势巍峨雄壮,岩石嶙峋怪异,并有许多喀斯特溶洞,尤以禹王洞规模最大,景观奇绝,人称“华北第一洞”。

禹王洞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城东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原名仙人洞,亦称仙登窑,相传大禹曾在此系舟治水,洞内有一石像,酷似禹王,后改称禹王洞。

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地处晋、秦、豫三省交汇之黄河金三角。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东20公里有全国最大的武庙关帝庙、黑泥漂浮浴场——中国死海;

西20公里有《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中华瑰宝唐代黄河铁牛以及全国四大文化名楼之一的鹳雀楼。

五老峰,原称五老山,在虞乡。早在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在《虞乡县志》中有“五老山,在县南十五里,玉柱、太乙诸峰之总名也。”

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晋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

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公园主体片区太行洪谷,是五代后梁画家荆浩故里,也是其隐居地。位于历山北麓,属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

公园内谷深峰秀,溶洞成群,灌草丛生,林木参天,更有清泉飞瀑、珍禽异兽,自然风光秀丽。有山-潭-溪-瀑-洞-谷-峰-林-寺-村等资源的完美组合,使得森林公园成为华北地区少有的集雄壮奇秀于一体的山水景观。

主要景观有:十三潭、南阳仙洞、望佛桥、神钲山、大岩扉、天井等。山_岩片区地植被茂密,地域宽广,树种丰富,有“天然氧吧”的称号。

风景优美,游人身临其中,才闻空山鸟语,又听林涛隐隐。即可感受绿树层林,落日气清的闲恬野趣,又可独享雾余水畔,爽气扑面的淡淡静谧。

龙岗片区主要由碧峰公园、龙岗公园及其北面大片林地组成,被列为“沁水古十景”之一的碧峰公园,满山沟壑,堆青叠绿,聚芬散芬,古人誉为“碧峰耸翠”。

与碧峰山东西相望的龙岗山,满山松柏,葱郁森秀,龙岗古塔矗立,沁水县政府于2014年开始了龙岗公园建设,目前工程已完工,主要核心景观有儿童娱乐场地、篮球健身场地、文化轴广场、主观景台等。

公园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7.87%。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据统计,园内共有植物1270种,隶属于133科523属,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II级保护植物连香树、野大豆;

陆生脊椎动物4纲28目87科347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有原麝、黑鹳、金雕、大鸨等,国家Ⅱ保护动物共39种,有大鲵、苍鹰、黄嘴白鹭等。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山西省吕梁山中段地跨交城、方山两县之间,设在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园于1992午,面积56026.67公顷。

公园景区相连,景色各异,驰名中外的庞泉沟景区,是世界珍禽褐马鸡的故乡,生长着茂密的华北落叶松,是关帝山的核心,北武当山景区,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

据对现存的残碑记载和《永宁州志》之考证,北武当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处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圣地,山顶建有玄天大殿。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建于1992年,是山西省第一批兴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批建于1992年。天龙山,又名方山,是吕梁山脉的分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海拔1700米。

天龙山主要以佛教石窟文明于世,共计25窟,虽为数不多,却包含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五个世纪的作品,为中国十大名窟之一。公园中的天龙圣寿寺建于北齐元年。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欢的避暑行宫。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治市东部,距离市区2公里,方圆40余平方公里,分为4个景区,44处景点,一是动物养殖观赏区;二是林业科研考察区;三是老顶山风景游览区;四是神农峰名胜游览区。

自然资源空灵奇秀,主要有雄狮卧岗、鉴天石、石丛缀菊、石海微澜、五指擎天、危岩耸空等10余处。

人文资源广博丰富,主要九龙宫、百草堂、祖师庙、摩崖石刻、攀山古道、古鱼池、南崖宫、朝阳宫、古寒泉、神农井、百谷洞、耒耜洞等。

这几处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并不缺乏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自然美丽,而且空气清新,十分适合休息和度假,来到山西,不要忘记这些森林公园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