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电力新能源汽车(丰田在日本发布家用储能系统)
创始人
2024-01-05 16:28:58
0

易车讯 6月2日,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宣布推出家用储能系统“Home Power Supply System”,可以将全屋电力系统与太阳能板、电网、新能源车结合,提供一套家庭电力方案,本身也有应对灾害断电时使用,整体和特斯拉推出的Powerwall系统类似。

这套系统由一套放置在室外的蓄电池单元和转换器组成,应用了丰田电池控制等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确保电池安全。电池系统重142公斤,额定容量8.7kWh,额定输出5.5kW,可以在因灾害等停电时为全屋供电。作为对比,特斯拉Powerwall单个电池容量为13.5kWh,额定输出5kW。

除了可以通过电网为储能设备充电,这套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太阳能发电系统连接,储存清洁能源,这一点和特斯拉比较相近,但不同之处在于丰田考虑到自身的车型特点,设计了汽车为家庭储能设备充电的功能,即通过电动车的外放电功能,在紧急情况下为储能设备补电。

特别是丰田在日本推行氢燃料电池车,也可以利用Mirai车型的氢燃料产生电能,为家庭系统供电,而且这一过程是“零污染”的。

其实无论是丰田还是特斯拉的家用储能设备,都比较符合本国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日本多地质灾害,有备无患。

回答:日本放弃氢能源的原因: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还面临着诸多问题:1.氢气获得性低;2.成本高(制氢成本、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3.材料依赖进口;4.法律法规不完善。在碳中和的影响下,锂电池等新能源概念的公司获得大量投资者的青睐,典型的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公司,估值大涨,同时也带动了一部分氢燃料电池公司的股价。

在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中,纯电动无疑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发展方向,与之同为新能源技术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却有不一样的遭遇。

以前我也认为氢燃料电池为未来乘用车、商用车的主流发展方向,国内外都用政策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但最近看到多个汽车品牌放弃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生产研发,让我不得不对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看法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乘用车应用上。

作为在氢能技术上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的日本,虽然国家层面仍在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包括在本届奥运会上使用了大量的氢燃料技术的车辆、设备,但实则是当地的车企却对氢能技术的兴趣已经大大降低。

今年年初,日产宣布暂停与戴姆勒及福特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的计划,今后将集中力量发展电动汽车。

本田也在今年6月宣布:关闭日本狭山工厂,停产氢燃料电池车 Clarity,但仍会和通用汽车合作研发燃料电池车。同时,本田还将更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计划在2040年实现旗下全部在售车型均为零排放电动车。

日本几大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车企,只剩下丰田,这个重点放在乘用车应用上的车企。

不仅如此,奔驰也表示由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过高,商业化价值较低,宣布将停止研发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其新能源战略刚刚从“EV First纯电第一”变成了“EV Only纯电唯一”。而目前仍在坚持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欧洲厂商也不多了。

为何要放弃氢能技术?

成本过高没办法。

在谈及放弃氢燃料电池车的原因时,本田表示销量低、基础设施扩建困难是主要因素。可以看出,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使用成本依然高居不下。

成本或许是这些品牌放弃氢燃料电池车型的原因之一,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才是核心原因。

特别是中国的纯电动技术,在政策合理引导下,不能说做得最好,但也能领先这个星球上大部分国家。

而且相比氢燃料电池,纯电动技术路线的实现成本更低,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电能的输送、生产等成本。

对国内有哪些影响?

在商用车领域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机遇。

虽然上文所提到的基本上都是基于乘用车领域,但也不能说对商用车没有影响,毕竟技术同源,越少企业研发,技术迭代、成本下降越慢。

但从另一方面看,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在减少,倘若氢燃料电池技术成为主流,我们也有更大的主动权、定价权,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小,绝大部分应用在商用车上,包括城市公交、大巴车以及物流车、货车等。

我国的商用领域车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以及对新能源技术有足够大的包容度,再加上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这些都是有利于氢燃料电池技术投入实际应用的方面。

根据《2020年氢应用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县出台氢能产业专项政策,为氢燃料汽车的推广、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引导,而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客车、货车、物流车保有量分别为2500、4070、780辆。

氢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到底能不能成为主流新能源技术、有没有适合的应用领域、或者未来发展如何,现在还无法定论,但它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在其他厂商停止研发的时候,这就给了国内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虽是机遇但不能盲目

作为拥有最多氢能以及氢燃料电池专利的日本,并且具备了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电堆和关键配件等全产业链,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不能普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仍然让车企毅然放弃氢燃料电池车型。

这就提醒了我们应该对氢能技术的应用有更加理性的思考,到底氢能技术适用于那些领域、那些应用场景针对这些方面,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发展方向以及资源共享等措施,来降低氢能技术的使用以及研发成本,这样才能为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商业化打好基础。

得益于我们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足够多的应用领域,氢能技术在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仍然有发展的必要和机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