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煤集团入股新能源(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的支柱产业)
创始人
2024-01-02 22:54:08
0

香砟子煤

“香砟子”煤产于宁夏银川黄河东岸的宁东煤田,该煤田含煤面积3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地质储量273.14亿吨,属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化学活性的不粘结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化工原料。是宁夏环保局确定并推广的环保煤,1994年银川市环保局首次推广使用“香砟子”煤;1998年9月延安市人民政府发布第一号令要求在延安市推广使用香砟子煤,推广使用香砟子煤以来,延安市区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大气污染指数下降了60%,1999年4月自治区环保局向各市县环保局下发推广“香砟子”煤的通知,;2000年9月银川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限制高污染煤进入银川市区,“香砟子”煤是银川市环保局指定并认可的环保煤;2000年9月全国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座谈会在延安市召开,国家环保局污染控制司对“香砟子”煤在延安大气污染治理中所作的贡献给予极高的评价。

优质主焦煤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生产的焦原煤包括气煤、肥煤、1/3焦煤、焦煤、贫煤、瘦煤六个煤种,主要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煤层,商品煤产品有筛选烟混煤、焦精煤和洗末煤三个品种,粒度级别可按用户要求生产,产品主要用于炼焦、制气、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供应酒钢、宝钢、八一钢厂。

太西无烟煤

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生产的太西无烟煤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无烟煤之一,其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块煤率、高精煤产率、高机械强度)的特点,是世界稀缺煤种,被誉为“煤中之王”,享誉中外。主要煤系地层为侏罗纪煤系,现有白芨沟、大峰、汝箕沟、红梁公司四个无烟煤矿井,年生产能力450万吨;太西煤产品有洗精块、洗精中块、洗精小块、洗精小粒、洗精末、混块、混末、大块、中块、小块、末煤、混煤12个品种。其中无烟洗精小块获国家银牌奖,无烟洗精中块、洗精末煤获自治区和煤炭部优质产品奖,;1999年“太洗”牌无烟煤精煤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太西煤系列产品广泛使用在冶金高炉喷吹,铁矿烧结、碳素制品、化工镁砂锻造等领域,可制造化肥、甲醇、活性碳、碳化硅、电锻料、增碳剂及民用,国内主要供应首钢、鞍钢、本钢、宝钢、武钢、上钢一厂等大型钢铁企业,国际市场主要销往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低耗、高效、洁净的品质,成为环保精品。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列为国家规划建设的6大坑口电力基地和6大煤化工基地之中。按照多联产煤基化工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通过引进先进的煤气化和合成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除已经建成的25万吨/年煤基甲醇、21万吨/年煤基二甲醚项目外,还在建设60万吨/年煤 基甲醇、52万吨/年煤基烯烃 、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

到2010年二甲醚规模达到63万吨,烯烃规模达到50万吨,力争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烯烃二期开工。到2015年煤炭间接液化规模达到740万吨,煤基二甲醚规模达到83万吨,煤基烯烃规模达到100万吨。到2020年煤基二甲醚规模达到120万吨,煤基烯烃规模达到252万吨,煤炭间接液化规模达到1000万吨。 铁路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是神宁集团加快发展的新出路,也是新的增长极。加快矿区专用线建设,按照宁东矿区及煤化工基地建设进度,形成西与包兰线接轨,南与太中银贯通,东与太中银银川联络线接轨,北与东乌铁路接轨的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运输网络,最终实现宁东产品通过太中银铁路与神华铁路联通进入神华两大港口的目标。

13年前,有意展开煤制油项目的神华宁煤集团,与拥有领先技术的国外某公司展开了漫长的谈判。仗着技术话语权,外方提出技术入股、分享资源等种种要求,反复拉锯6年,谈判无疾而终。

“出油啦!”2016年12月21日,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油品A线,黑色的煤炭在气化、分离、置换……数百人翘首等待,当一瓶10升的液体从取样器捧出时,人们屏气凝神,目光注视着那透明纯净的油品,短暂的沉默后,现场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

“煤制油项目概算投资550亿元,是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化工行业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仅工艺设备就有1万余台,钢结构总量26万吨,敷设电缆2.1万公里。”煤制油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宁充满自豪。

“太不容易了!”煤制油分公司总工程师黄斌介绍,虽然煤制油项目从开工建设到产出合格油品只花了39个月时间,背后凝聚的,却是神华宁煤乃至全国科研人员十余年的努力。

神华宁煤烯烃项目的气化装置采用的是国外某公司的设备,但是技术难题多、设备本身存在缺陷,让整个系统难以持续正常运转。神华宁煤公司建议该公司对气化装置进行改造,却遭到极力反对。

“我们自己改造!”两年多时间里,黄斌和技术攻关团队先后对气化的关键路径和环节进行了1000多次革新,成功将干煤粉气化技术打造成为世界煤气化技术的前沿技术,为我国在世界煤化工领域赢得了发言权。

从甲醇到烯烃再到聚丙烯,最终的煤制油技术,正是在无数次跌倒再爬起的积累下得以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宁炉”,获得15项发明专利。不久前,“神宁炉”与美国顶峰集团签订协议,实现了走出国门的宏伟目标。

“目前,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国产化率达98.5%,承担了37项关键和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国产化攻关任务。”项目总指挥蔡力宏描绘出一幅大国重工的生动画面:

杭氧集团公司为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研发试用的10万标方级大型空分成套设备,1小时生产氧气可充满14座北京奥运“水立方”,杭氧公司一跃成为世界空分巨头;在与煤制油项目的合作与科研攻关的过程中,沈鼓集团的大型丙烯压缩机,成功拓展全球市场;江苏海鸥冷却塔公司在煤制油项目中成功研发大型环保型冷却塔群,随后中标土耳其速马电厂项目,进入西门子全球采购系统……

“‘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句话最能诠释这10余年来发生在这片荒原上的一切!”蔡力宏感慨万千。

为国家科技崛起喝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