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霉素在花卉上的应用(土霉素在农作物上叶面喷施的作用)
admin
2024-04-10 09:34:28
0

土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真菌、放线菌蛋白的合成,可防治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的各种病害。使用方法:3片土霉素研磨成粉并兑水2.5kg,充分搅拌均匀后喷雾,或5片土霉素研磨成粉,然后兑水2.5kg并加入5ml白醋,充分搅拌均匀后喷雾。

一、土霉素在农作物上叶面喷施的作用

1、土霉素属于快速抑菌剂,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能抑制细菌、真菌、放线菌蛋白的合成,高浓度时对于某些细菌有杀菌作用,可用于防治茄子、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茄果类蔬菜的各种病害。

2、一般准备三片土霉素并研磨成粉,然后兑水2.5kg,充分搅拌均匀后,于植株叶片正反面喷雾或对植株进行灌根处理。或者是准备五片土霉素并研磨成粉,然后兑水2.5kg并加入5ml白醋,充分搅拌均匀后,于植株叶片正反面喷雾或对植株进行灌根处理。

二、土霉素对于土壤的影响

1、土壤之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土壤生态系统,一旦土壤中的土霉素残留过多,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平衡失调,从而损害土壤中原有的微生物,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2、据了解,土霉素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顺序由低到高一般为真菌<放线菌<细菌,并且随着土霉素浓度的不断增加,对于土壤微生物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加。当土霉素残留量为100mg/kg时,抑制率大约为16-25%左右;当土霉素残留量为1000mg/kg时,抑制率大约为28-38%左右。

花卉病害分类及防治措施

植原体、螺原体等无壁菌门的原核生物造成的植物病害与植物病毒产生的症状相似,无病症表现,因此,它们又叫病毒类似病害。花卉上比较常见的是植原体病害,因此我们介绍一下植原体病害的诊断和鉴定。

1 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植原体

方法如植物病毒的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

2 抗生素治疗诊断

用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对受病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植原体对这几种抗生素敏感,病害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而植物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如果施用,对病害无效。

3 植原体PCR检测

根据植原体的共同保守序列,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R16mRl/R16mF2进行植原体直接PCR扩增,可扩增到植原体的特异扩增带。

还可以将直接PCR产物分别稀释40倍后,引物换为R16R2/R16F2进行巢式PCR扩增,可得到与引物设计相符的植原体的特异扩增带,说明为植原体病害。

这里以仙人掌植原体丛枝病的PCR检测为例,介绍植原体的PCR检测技术。

实验操作如下:

Ⅰ.总核酸提取

(1)取0.3g植株幼嫩组织,用液氮冷冻后充分研磨成粉状。

(2)移入含有0.6ml预热到60℃的CTAB DNA提取缓冲液中,在60℃水浴中温浴30min。

(3)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30min。

(4)12000r/min离心8min,取上清液,重复(3)、(4)步直至蛋白质除尽。

(5)加入氯仿∶异戊醇(24∶1),抽提30min,12000r/min离心8min,取上清液。

(6)加入等体积预冷的异丙醇及1/10体积的醋酸钠(3mol/L,pH5.2),混匀,-20℃保持至少30min,14000r/min离心10min,使核酸沉淀。

(7)用70%乙醇洗涤2次后,.真空干燥。

(8)沉淀溶解于100μl TE缓冲液中。

(9)取10μl DNA经0.7%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计算DNA浓度。其余于-20℃冰箱中保存备用。

Ⅱ.PCR扩增

参照Lee所报道的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R16mF2/R16mRl序列和R16F2/R16R2序列合成引物,引物序列如下:

R16mF2:5′-CATGCAAGTCGAACGGA-3′

R16mRl:5′-CTTAACCCCAATCATCGAC-3′

R16F2:5′-ACGACTGCTGCTAAGACTGG-3′

R16R2:5′-TGACGGGCGGTGTGTACAAACCCCG-3′

引物溶解于适量灭菌水中至终浓度为10μmol/L。

直接PCR(Direct-PCR):

(1)取一PCR薄壁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

10×PCR反应缓冲液 5μl

5mmol/L MgCl2 4μl

2.5mmol/L dNTP 4μl

R16mF2(或R16F2) 3μl

R16mRl(或R16R2) 3μl

4U/μl 1TaqDNA聚合酶 1μl

模板 2μl

加入双蒸水至终体积为50μl,混匀并加入30μl石蜡油。

(2)PCR扩增。反应循环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5℃退火1min,72℃延伸90s,35个循环后于72℃保温10min,4℃冰箱中保存。

(3)取5μl PCR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检测PCR扩增结果。

巢式PCR(Nested-PCR):

将用引物对R16mF2/R16mRl扩增的直接PCR产物按1∶40比例稀释后,作为反应模板,引物对换为R16F2/R16R2,退火温度升高至60℃,其余反应条件同直接PCR。

Ⅲ.结果

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R16mRl/R16mF2进行植原体直接PCR扩增,可扩增到一条约1.5kb的特异扩增带(图1)。通过实验,用泡桐丛枝作为植原体的阳性对照,检测出YNOl样品(仙人掌品种珊瑚枝丛枝)和YNO2(仙人掌品种堆罗汉丛枝)为植原体病害。其他YNO3(仙人掌品种猪耳掌丛枝)、YNO4(仙人掌品种金狮子丛枝病)、YNO5(仙人掌品种青海波丛枝)不是植原体病害,可能为品种的特性。

图1 直接PCR扩增结果

将直接PCR产物分别稀释40倍后,引物换为R16R2/R16F2进行巢式PCR扩增,可得到一条约1.2kb的特异条带,与引物设计相符(图2),说明为植原体病害。直接PCR的检测灵敏度为10pg DNA,而巢式PCR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使用直接PCR的检测得到比较模糊条带的,使用巢式PCR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条带。

图2 巢式PCR扩增结果

花卉病害一般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会传染,花卉病害中以侵染性病害种类最多。

根据其病原生物的种类分为以下几类:

真菌病害

由真菌引起的花卉病害占绝大多数。

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A.白粉病:病菌生长在芽蕾或嫩梢上,被害叶片和嫩梢会逐渐卷曲萎缩、花蕾畸形佝偻,不能正常开放。

病菌孢子会随风传播蔓延。

在光照不足、通风不畅、湿度较大,昼夜温差在HTC时,这种病菌会迅速大面积发作。

如月季、倒挂金钟、梅花、凤仙、瓜叶菊、大丽花等都容易患白粉病。

这种病菌通常在人春或进秋时节容易出现,要注意花卉的通风,如果花卉枝叶过密,就要进行疏剪枝叶,保证花卉枝叶通风良好。

要保持温度差不要过大。

当然还可以在发病前对花卉喷药,比如可以喷50%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或粉锈宁500倍液预防,在易发其坚持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药。

B.黑斑病、褐斑病:这种病毒是常见花卉易染病害。

病原体长期潜伏在土壤中,在高温伴随高湿季节,随雨水或喷水喷溅,病原体会侵人下部叶片发病,并迅速向上蔓延。

受害叶片会出现黑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椭圆形,融合成片。

病叶萎黄直到凋落。

这种病通常在在7-8月雨季发病迅猛。

月季、菊花、牡丹、天竺葵等花卉常会患这种病。

褐斑病和黑斑病相似,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斑点,轮廓不明显。

发病过程与黑斑病相同。

对黑斑病、褐斑病等斑点病害,应该及早预防。

比如在配置培养土的时候可以拌入适量代森铵等灭菌农药给土壤进行消毒。

在日常应该及时剪去接近土壤的细弱繁杂枝叶,保持枝叶的通风透光,并向叶面、叶背喷布托布津等农药。

在下雨多的时节,可以在植株下部和盆土面上喷布代森铵1000倍液预防。

下层叶片出现泥土污点,应该及时清洗干净,并且用农药喷洒。

C.灰霉病:受害花瓣会呈水溃状斑并不断扩大软腐。

当病菌落到叶片上时,会立即导致叶片生病,叶片会逐渐腐烂。

昼夜温差偏大、

湿度过高、通风不畅、光照不足,都容易引起这种病。

尤其是扶桑、天竺葵、瓜叶菊、仙客来等花卉,容易受到这种病的侵害。

要及时疏剪枝叶,帮助花卉通风透气,并经常让其接受阳光照射。

同样还需要在病菌高发期对植株喷洒75%百菌清500倍液等农药防治。

D.立枯病:这种病常在花卉苗期时爆发,染病幼苗会成片枯死。

这种病菌常生存在土壤表层,从幼苗根颈部侵染,幼苗发病常表现为腐烂、猝倒、立枯3种病状。

通常幼苗出土20天左右,是最易染病期。

花卉立枯病常发生在各种松柏苗、翠菊、石竹、唐菖蒲、四季海棠、半枝莲等。

要想预防花卉患这种病,主要应该对土壤进行消毒。

可以用五氯硝基苯和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

每平方米可以用五氯硝基苯8克制成药土,铺盖土表层1厘米左右;还可以用40%福尔马林50克加水10千克,浇灌基质1平方米,然后用草苫覆盖7-10天,这样便可育苗。

少量盆播育苗,可以选用素面沙和新瓦盆。

在土壤装盆前,把土壤进行暴晒干透或开水浇透,来给土壤进行消毒。

当幼苗出土20天左右,要严格控制浇水,通常情况下,在播种前培养土上应该灌足水,播种后,暂不灌水。

以防湿度过大容易发病。

然后还要多给花苗进行通风,幼苗出土,可喷0.5%硫酸亚铁,1%波尔多液或50%代森铵200倍液,以消灭土表病菌,保护幼苗。

发现个别幼苗发病,要立即拔除,并喷药防护,以防止病菌蔓延。

E.白绡病。

常在植株近地面的根颈处发病。

初期病部会产生水溃状紫褐色斑点,之后蔓延扩展,叶基会逐渐腐烂,病部及附近土上会出现明显的白色菌丝层,并有很多油菜籽大小的菌核,开始为白色,然后会逐渐变成**、褐色,植株慢慢枯死。

如君子兰、兰花、牡丹、芍药等花卉常会得这种病。

这种病原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条件适宜时,病原菌的菌丝会从花木根颈处或根部侵人,大约一周左右便会发病。

高温潮湿、土壤积水、通风透光不良就会引起这种病害并容易迅速传播。

为了防止这种病原菌的爆发要在日常花卉管理中,注意浇水适量,合理施肥,栽植不要过深;要给土壤进行消毒,苗木栽植前也要用福尔马林消毒;发现病株要及时切除病部,然后重新栽植。

细菌病害

细菌病害多是从植株的气孔、皮孔或伤口处侵人。

主要有以下病症:

A.软腐。

植株受害不为会出现软腐现象,腐烂组织粘滑并有恶臭。

仙客来、君子兰等花卉常常受到这种病的侵染。

这种病原菌寄主范围广,腐生能力强,在病残植物体、土壤、堆肥中长期生存,靠土壤、水流、工具、昆虫、病健株接触等传播。

细菌多从伤口侵人,迅速发病,每年7-8月份高温高湿时最容易爆发。

为了防止这种病发生,要在高温季节注意花卉的通风,并避免逍雨淋,浇水时不要浇到块茎顶端,移栽、搬动时防止人工创伤,同时避免虫害发生。

发现有病叶、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毁,并且换掉土壤,并对其他健康植株进行消毒。

植株发病初期可以立即喷洒或浇灌400微克链霉素或土霉素液。

B.癌肿。

染上细菌的植株,会在其根颈、茎等处产生大小不等的肿块,开始颜色有弹性,以后逐渐坚硬、木质化,外表变得粗糙。

这种病常在月季、樱花、碧桃、梅花等花木上发生。

这种病原菌会在病瘤或土壤中越冬,并通过嫁接口、虫伤等侵人植株。

在潮湿、偏碱的土壤中发病率比较高。

为了防止这种病发生,可以在栽种时对土壤进行消毒。

发病后应该立即切除植株病瘤,并在伤口处涂酒精消毒。

根结线虫病

当植株感染这种感病后,其支根或侧根上会产生圆形小瘤状根结,有单生或串生,开始根结为黄白色,后逐渐变成褐色,表面粗糙甚至腐毁破碎,小瘤内有白色粒状的雌成虫体。

植株受病后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并且矮小,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仙客来、大丽花、金鱼草、凤仙花、一串红等容易受到这种细菌感染。

根结线虫在土中越冬,病土和病残植物体是主要侵染源。

幼虫侵人幼根后会固定寄生形成根结,幼虫在根结内经会发育成熟,成虫交配产卵。

一般30-50天完成1代,一年发生多代。

在高温多湿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的植株最容易感染此病。

为了防治这种病要对土壤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盆土消毒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15%铁灭克颗粒剂、棉隆、克线丹等。

病毒病

受病植株会出现花叶、褪绿、条斑、环斑、坏死、花碎色、矮缩、畸形等多种症状。

香石竹、美人蕉、菊花、百合、郁金香等多种花卉都容易感染。

大多数病毒是通过蚜虫、叶蝉、飞虱等传播,嫁接和插条传染也是有效的传染方式。

此外,病株和健康植株接触也容易交叉感染。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毁,注意虫害防治。

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_称生理病害,主要是因为花卉对周围环境条件不适应而引起的。

花卉常产生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因为植物生长时缺少某些营养元素导致的植株生病

比如缺铁性黄化病。

缺铁性黄化病发病初期,叶肉会褪绿、发黄,叶脉保持绿色,形成网状脉,随着病情日益严重,全叶会变黄脱落,影响生长。

比如杜鹃、山茶、米兰、兰花、茉莉、扼子等花卉容易患这种病。

一般这种病在南花北养的花卉中最容易产生,原因在于北方地K土壤偏碱性,一般酸碱度在7.5-8.5之间,土壤中缺少可溶性二价铁,植株因为缺铁而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发病。

北方地区水质偏碱,即使酸性栽培基质,时间长了也容易得黄化

化病。

为了防治这种病症,可以施用矾肥水,选择黑矾2.5-3千克,饼肥5-7千克,粪便10-15千克,加水200-250千克,沤制一个月后。

取出一些,然后按稀释1倍浇灌花卉。

也可以按此比例量酌情沤制一定量。

也可以喷洒食醋液,可以把食醋液按1:250-1:300的比例喷洒,每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因为植株对光照不适应产生的病症

比如日灼病。

一些喜阴花卉就常常会因为遭到阳光照射,嫩叶的组织被阳光杀死,而发此病。

比如兰花、君子兰、山茶、蕨类植物、喜林芋属观叶植物等容易患此病。

植株患病后叶面会失去光泽,变得粗糙,有时叶片向光面会形成褪绿的黄褐色

或黄白色枯斑,严重时叶缘叶尖变白焦枯。

要了解各种花的花性,对喜阴植物要勤挪动,放在遮阴的地方,避免阳光下暴晒。

多盐毒害

又称碱害,是土壤中盐分,特别是易溶的盐类,如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等过多时对植物的伤害。

植物受到伤害后就出现萌芽受阻和减缓,幼株生长纤细并呈病态、叶片褪绿,不能达到开花和结果的成熟状态等症状。

用淡水冲洗土壤中的盐分,使其变淡。

中耕松土、增施有机肥来改良土壤结构、加速土壤脱盐的目的。

受温度影响,一些花卉会因为不适应温度而发病

比如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有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受到阻碍,叶绿素遭到破坏,叶片上出现死斑,叶色变褐、变黄,并且还会出现未老先衰以及配子异常,花序或子房脱落等异常生理现象。

还有些植物会出现茎基热溃疡,植物根系腐烂或地上部分萎蔫等现象。

温度太低容易给花卉带去冻害。

植物受冻后木本植物则出现芽枯、顶枯,自顶部向下发生枯萎、破皮、流胶和落叶等现象;有些植物的受害部位的嫩茎或幼叶会出现水溃状病斑,后转褐色最后组织死亡;也有的整株会变成黑色,干枯死亡。

在秋冬季节要注意对植物进行保暖,如果出现冻害要及时把冻害组织切除,以免冻处腐烂,影响到其他好的组织。

药害

因为化学药剂使用不当,造成花卉发生药害。

如果喷多了砷素制剂、波尔多液、石灰硫磺合剂的时候。

植物会在喷药后2-5天出现叶面或叶柄茎部出现烧伤斑点或条纹,叶子变黄、变形、凋萎、脱落等症状。

所以,在给植株喷洒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浓度,尽量不要太浓,可以低浓度,多喷洒几次。

环境污染

比如空气中二氧化硫多,那么它会破坏植物栅栏细胞的叶绿体,然后破坏海绵组织的细胞结构,造成细胞萎缩和解体,花卉会因此萎蔫;也有的出现暗绿色的水溃状斑点,进一步发展成为坏死斑。

还有些植物对氟化物比较敏感。

氟化物和钙结合会形成不溶性物质,导致植物缺钙。

植物的叶尖和叶缘会出现红棕色斑块或条痕,叶脉也呈红棕色,最后受害不为会逐渐坏死,破碎、凋落。

当植物某些症状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是不是因为空气污染严重导致的,据此还可以判断空气质量,主动栽培其他植物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改善家中空气。

相关内容

有没有种类好看的花卉(好养...
虽然我们很喜欢养花,但是在养花的过程中,但是感觉会有一些盆栽真的很...
2024-06-03 05:13:40
花卉盆栽土里加小苏打行吗(...
1、苏打水是不能用来浇花的,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如果使用碳酸...
2024-06-03 05:04:13
宿迁水溶花卉肥料多久见效(...
问题一:植物什么时候需要施肥? 植物施肥应在其生长营养期、生殖期...
2024-06-03 04:23:29
怎么去掉花卉根部的田园土(...
带田园土的栀子花真的养不活吗?那是因为你方法做错了,只有掌握正确的...
2024-06-03 03:57:58
花卉开花了要剪掉吗吗(菊花...
菊花开花后全部被剪掉,枯萎的花朵,已经开花的枝条都被切断,长时间的...
2024-06-03 03:28:04
花卉红运当头怎样养植(鸿运...
鸿运当头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花期较长,花色绚丽,常见的有大红、...
2024-06-03 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