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新能源销量(特斯拉Model)
创始人
2024-01-08 19:45:49
0

金九银十不负其名,就在9月份乘用车市场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也涨势喜人,批发销量突破12.4万辆,同比增长99.6%,环比增长24.1%。其中,插电混动车型销售2.2万辆,同比增长55%,纯电动车型销售10.2万辆,同比增长105%。普通混合动力车销售3.37万辆,同比增长17%。

在车型方面,五菱MINI?EV?以14495辆的成绩跃居榜首,实现了对于特斯拉Model?3的反超。长城欧拉R1以5141辆的成绩跻身三强之列。同属微型车的奇瑞EQ排名第五。广汽新能源埃安S位居第六。比亚迪的汉EV、秦EV、唐DM齐齐杀入10强行列,集体作战效果不可小视,造车新势力阵营的理想ONE、蔚来ES6也是表现不俗。

在厂商方面,五菱凭借着五菱MINI?EV的优异表现,以24386?辆的销量蝉联榜首,比亚迪则由于汉EV、全新秦EV、唐DM的良好表现,以19048辆的销量排名次席,特斯拉则“一枝独秀”,籍由着MODEL?3的持续优势输出,以11329辆的销量排名第三。

9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继续延续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微型车、中型车与中大型车、紧凑型车各领风骚。这当中微型车的销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销量达到3.25万辆,份额占到纯电动汽车的32%。五菱MINIEV、欧拉R1、奇瑞EQ销量持续上涨,MODEL?3、汉EV、理想ONE、蔚来ES6、唐DM等中型、中大型车也是势头不减。埃安S、全新秦EV等紧凑型车也是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持续肯定。

微型车:五菱MINI?EV?欧拉R1?奇瑞eQ

五菱MINI?EV可谓是横空出世,一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打出了名堂。它在今年7月上市,售价2.88万-3.88万元,切中了当下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痛点,门槛低,体积小,易操作,价格低,方便充电等优势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量屡创新高,尽管坊间对于其配置低、安全性差等缺点时有吐槽,但必须承认,其在市场上还是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凭借着五菱过往对于大众高性价比车型的深刻把握,与对于市场的敏感度,五菱可以说又打造了一款神车。不过依笔者之见,如果再配上安全气囊,也许销量会更好。

作为长城欧拉品牌的主力纯电动车型,同样在7月上市的欧拉R1在9月取得了5141辆的成绩,同比增长了200%,凭借着长城蜂巢新能源平台的加持,以及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这款有着呆萌外形、相对充裕的车内空间、长续航里程等优势的城市纯电动小车成为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果的重要展现,在微型电动车细分市场打出了一片天地。9月长城欧拉取得了6619辆的成绩,同比增长253%。同时,其在北京车展上又推出了新车型好猫,在精品小车领域持续深耕,有望推动销量持续增长。

奇瑞eQ在9月取得了销售3823辆的成绩,同比增长47.9%。在其带动下,奇瑞新能源销量4085辆,同比增长18.5%。销量与排名都与上个月基本持平。作为在新能源市场征战多年的老将,面对着五菱MINIEV与欧拉R1等后辈的咄咄逼人,奇瑞无疑是稍显落后了。不过奇瑞EQ今年1月开始到9月,奇瑞eQ就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稳居前列,表明其还是有足够实力在市场上角逐一番的。据了解,奇瑞新能源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奇瑞eQ新车型,最大的变化是在现有车型NEDC续航里程301km的基础上增加到400km,以进一步提振销量。

中型、中大型车:MODEL?3、汉EV、理想ONE、蔚来ES6、唐DM

借助于Model?3的持续热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足够亮眼的成绩。9月,其销量达到了11329?辆。在中国市场多方势力的共同竞争之下,Model?3的价格也不断下调,以维持其竞争力。就在10月1日,特斯拉宣布Model?3的补贴后起售价已经不足25万。尽管冠军的名号被抢走,但是Model?3?的市场号召力依然不容小觑。

此外,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或在今年开始生产第二款国产车型Model?Y,明年1季度开始交付,从而进一步提升特斯拉中国市场的销量。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老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复苏,比亚迪也愈显峥嵘。9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9,881辆,同比大涨45.32%,环比增长30.09%。三款车型入围前十。

汉EV销售3624辆。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车型的推出不但对于当下销量的提升作用不言而喻,也被寄予厚望来推动未来发展。

由于在内饰细节与动力性能的显著提升,再加上售价几乎不变,唐DM?取得了3032辆的佳绩,同比增长51.7%。

作为新势力的代表,理想ONE与蔚来ES6杀进了前十行列。作为理想汽车的唯一销量担当,理想ONE取得了3504辆的成绩,荣膺新能源SUV冠军。大气的外观,富于品质的内饰,另辟蹊径的增程式混动技术等等满足了不少销售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设想。当然,频发的断轴问题也表明,理想在产品设计、品质控制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蔚来ES6则达到了3226辆,同比增长了86.9%。而蔚来9月的销量也达到了4708辆,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10月,蔚来ES6首次拿下纯电SUV冠军以来,已经持续领跑12个月,市场号召力逐渐提升。

紧凑型:埃安S(Aion?S)、全新秦EV

作为广汽新能源的主力,埃安S(Aion?S)在9月份取得了4548辆的成绩,位居第四,同比增长13.5%。在其拉动下,广汽新能源9月销量达到了7006辆,同比增长75%。这款车于去年4月上市,基于广汽新能源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生产。它走的是精品车型路线,在外观设计、内饰、智能、性能、续航等多方面,都处于中上水平,还提供深度定制服务,切合了新能源车消费者升级的购车需求,因而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作为比亚迪征战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力量,全新秦EV?9月销量3474辆。秦EV借助于专属平台带来的在性能、续航等方面优势,以及在外观、智能化等方面的特性,在市场上有着相当的竞争力。

金九银十,伴随着市场的日益复苏与车企们的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红火。当然,这里也离不开政策的推动。主管部门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和购置税优惠至2022年,2020年的财政补贴政策也不退坡。同时,一些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也增加了购车指标。7月,工信部等部门还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车下乡,时间为7月至12月。而且10月,国务院还发布了规划,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车新车销售比例将达到25%左右。

在红火的同时,我们依然看到,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政策的推动,市场的作用还不是很强。同时,新能源车辆在充电时间、电池安全性、品质控制等方面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这些都需要产业各方共同与持久的努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牵引车暴涨8倍 华菱/北奔/福田崛起 新能源重卡前三季度趋势

苹果的到来,改变了手机市场,而特斯拉的到来,也逐渐让汽车市场“变天”。根据海外权威媒体EV?Sales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约221万辆,同比增长10%,远远超过了国内新能源市场同比增长3.6%的成绩。其中特斯拉在2019年的销量为367820辆,远超比亚迪13.8万辆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而2019年的特斯拉的夺冠,也就意味着比亚迪无缘新能源市场“五连冠”。而此次特斯拉的登顶,也有望将保持新能源市场的“统治”地位,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真正的威胁已经正式来临。此前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更是说道:“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

而比亚迪之所以被特斯拉反超,主要是由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新能源补贴退坡,打消了不少人的购买积极性。此外特斯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均实现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迎来多方利好消息,据媒体报道,2019年中国地区特斯拉注册用户从?1.6?万升至?4.2?万,增加了?161%。预计?2020?年中国销量将翻两番。

此外,北汽新能源和上汽集团也同样进入销量排名的前五位,分列三、四位,销量分别为16万辆和13.8万辆。其中北汽新能源也同样受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增速开始乏力。此外吉利汽车也同样进入新能源销量榜前十的行列,位列第八位,其新能源产品的销量达到了7.6万辆。

而从具体车型的排名情况来看,特斯拉Model?3以30万辆的成绩夺得了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一的位置,远超身后的北汽EU系列。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国产Model?3已经在1月份正式交付,并且价格进一步下探到30万元以内。凭借出色的品牌力和产品性能,如今其在国内的热度空前高涨。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日前马斯克宣布已与韩国LG化学以及中国宁德时代达成合作,为其中国制造电动车提供电池。这样一来,在电池得到充分供给的情况下,其整车价格有望再度下探,进而拉动其整体销量的提升。

而排名第二的北汽EU系列在去年的总销量为11.1万辆,同比增长了244.2%,凭借出色的外观和不俗的续航,北汽EU系列一直在国内保持着销量领先的位置。不过在品质保障方面,北汽EU系列明显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

而日产聆风则以全年销售6.99万辆的成绩击败比亚迪元EV获得了第三名。而比亚迪元EV和宝骏E系列的销量分别为6万辆和5.1万辆,分别位列第四、五位。而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仅剩北汽EU系列、比亚迪元EV、宝骏E系列三款车型进入销量前十的行列,而往年中国品牌的产品都会占据一半以上。

此外,当前已经有不少合资传统车企进一步加码新能源市场,其中奥迪宣布到2021年将会在华推出9款新能源车型,其中近一半为纯电动车型;宝马更是将2020年定义为“新能源车之年”,今年将在国内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随着更多高端品牌纯电动车型的到来,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的生存空间还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和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第一商用车网?谢光耀

2020年,与柴油重卡市场一路狂飙相比,今年的新能源重卡市场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便是,新能源重卡整体市场下滑的势头仍然难挡。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最新数据,今年1-9月,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累计销售1828辆(交强险口径,不含出口和军车),比去年同期的3698辆大幅下降50.6%。相比中国重卡整体市场前三季度大幅增长39%,新能源细分领域的发展短期内确实“有点难”。这是由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相对有限以及新能源补贴持续下降等因素所导致的。

好消息就是,相比去年同期,新能源牵引车细分市场有大幅增长,同比爆发式增长781%。

新能源重卡企业今年1-9月销量排行(单位:辆)

专用车占主体?牵引车和自卸车占比上升

今年1-9月,14吨以上新能源重卡市场前五强中,只有华菱星马和北奔重汽两家是整车企业,其余三家(中联重科、宇通重工、开沃汽车)都是专用车企业(开沃汽车拥有底盘生产资质,但目前底盘仍采购自庆铃和徐工重卡);前十强中,有四家是整车企业,分别是华菱、比亚迪、陕汽、北奔,其余六家都是专用车企业。这种专用车企业占比较高的竞争格局,与“今年1-9月新能源重卡市场分品种占比图”中的数据是比较吻合的。今年1-9月,新能源专用车销量在新能源重卡市场中的占比接近60%(达到56.18%),而新能源牵引车和自卸车占比分别为22.65%和21.01%,新能源载货车的占比只有0.16%。

从中也可见,清扫车、垃圾车、洒水车、吸尘车等城市类专用车仍然是新能源重卡的主体,其优势在于线路固定(充电方便),里程较短(不存在里程焦虑问题),比较适合新能源重卡的场景应用。

今年1-9月新能源重卡市场分品种占比图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此前做过的分析,今年新能源重卡出现较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深圳等地的渣土公司去年集中了采购近3000辆的纯电动渣土车(主要发生在去年6月份);但到了今年,新能源渣土车需求相比去年有些低迷不振(今年前三季度销售近400辆),因此导致今年1-9月新能源重卡市场出现大幅下滑。

牵引车表现亮眼?华菱、北奔、福田崛起

今年以来,虽然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出现较大下滑,但新能源牵引车取得了更多的市场突破。

根据交强险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牵引车累计销售414辆,同比增长781%,虽然同期基数较小,但也显示出这个细分领域的旺盛生命力。这其中,华菱星马一家就占比51.69%,达到214辆;北奔重汽占比34.78%,销售144辆新能源牵引车。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华菱星马和北奔重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纯电动牵引车的企业战略有直接关系,华菱和北奔也由此取得了上下游企业(包括运营企业、终端客户、新能源关键总成供应商)的认可。

新能源牵引车企业今年1-9月销量排行(单位:辆)

行业第三名福田汽车,今年1-9月销售智蓝新能源牵引车20辆,销售地集中在北京。值得一提的是,与华菱、北奔、福田等国内主要新能源重卡企业形成稳定合作关系,为纯电动牵引车供应电驱动系统的特百佳动力,今年以来在新能源重卡尤其换电重卡领域形成了良好口碑,为其后续发展和份额扩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铃重汽前三季度取得的新能源重卡销量全部来源于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它于今年3月在上海投入了9辆SXQ4180J1A2FCEV型号的氢燃料电池牵引车进行运营。上海近年来在氢燃料汽车运营方面是走在国内前列的,该市在氢燃料电池基础设施的投入、上下游产业链的建设上一直不遗余力。东风公司今年销售出去的6辆新能源牵引车中,有5辆是柴油混合动力驱动,型号为DFH4250DHEV,分别投入到武汉和山西运城运行;另外一辆是EQ4250GTZBEV纯电动牵引车,投入到河北邯郸运行。

氢能源重卡企业今年1-9月销量排行(单位:辆)

结束语

2020年,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还处于起步期和培育期,但牵引车已经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围绕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成本费用、商业模式等方面仍在进行不断的探索,未来一旦有新的商业模式取得突破,势必将推动新能源重卡尤其牵引车销量大幅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