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终获通过丨这些变化值得注意)
创始人
2024-01-08 21:05:45
0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了快充的重要地位;在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方面,稍微放缓了节奏。

文丨彭苏平

历时一年半有余,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终于获得通过。

据中国政府网信息,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会议指出,“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用。”

同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截至发稿,终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文件尚未公开。从会议传达的内容来看,总体方向并未有显著变化。

例如,在此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便已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产品产能布局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绿色消费引导等方面作用。”

不过,在部署实施的细则方面,仍能看出一些调整。智库君初步对比,较为明显的有两处: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了快充的重要地位;二是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方面,稍微放缓了重点区域新增公共领域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节奏。

具体来看。10月9日的国常会指出,为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四个“要”,分别是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以及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这四项内容在此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均有提及,除了第三项的“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一句带过之外,另外三项中,会议内容的表述与此前的意见稿相比都有微调或调整。

其中,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只有用词的微调。会议提出,要“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

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而在此前的意见稿中,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便是核心章节,该章节提及了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发展,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

上述章节还提及促进关键系统创新应用,其中,加快车载操作系统开发应用、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产业链发展均是单独拎出来的“关键系统”。

而在电动化与其他技术融合发展方面,征求意见稿也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章节中提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新一代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该章节的第四小节也提到“加强标准对接与数据共享”。

在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调整显著,一方面提升了快充这种充电方式的地位,另一方面在规划中明确了对充电基础设施给予财政支持。

会议提出,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这里的显著调整是快充这一充电方式的地位。此前意见稿在此处的相关表述是,“合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至于换电,仍是“鼓励开展”。

快充这一充电路径得到的业内关注在增加。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上曾表示,“感觉大部分同行都严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超级充电桩,蔚来自建换电站和充电体系对销售的促进……”他认为,大部分人都没搞明白特斯拉是怎么在中国市场上赢的,国内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在续航、智能、性价比三个方面都超过了特斯拉,但仍然无法改变特斯拉一骑绝尘的情况,“因为赢的原因太初级了,没那么光鲜,所以反而被忽视。”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官方在产业规划中明确了将对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尽管这个方向已经在补贴政策等文件中有所表示,但此前的产业规划并未提及。

最后,在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方面,方向不变,细节调整。会议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而在此前的意见稿中,同样时间限制、同样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比例是100%。由此可见,终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步调上更加务实了。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是行业内的顶层设计文件。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及后续围绕规划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9年2月初,下一阶段的新规划启动制定。启动制定以来,文件进行了多轮修改,先后向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去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最新产业规划进入收尾阶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各地出台多项措施,防疫生产两不误,力保生产经营步入正轨。

同时,众多地区和部门多次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广东省佛山市成第一个刺激汽车消费地区。2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出台《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3月1日实施,成为国内首个落地促进汽车消费的地区。具体刺激政策的核心内容为:佛山号牌车主凭旧车售卖发票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购买5台及以上的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车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每辆车给予5000元补助;消费者购买新车,每辆给予2000元补助。

中汽协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汽车市场的变化不仅是汽车行业关注的事情,也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中汽协由此预计,汽车产业的刺激政策今年有望进一步加大,或将围绕四点展开:鼓励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尤其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技术含量高的汽车产品消费:能耗低、排放低、智能网联车型等;针对医务工作者、军人等特定人群的更大力度补贴措施。

从市场来看,已有企业快速跟进。小鹏汽车为感恩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即日起至3月31日,特向全国的医护体系人员推出小鹏G3特殊购车政策,全系购车优惠8000至50000元,该政策是继小鹏汽车向武汉等医疗机构捐赠人民币300万医疗物资外推出的又一措施。

不少汽车专家也预计,随着疫情影响和政策刺激,今年起汽车行业也将迎来一系列转变,如购车流程的优化、购车方式的多样化、汽车金融的全速普及、汽车研发的新方向等。如线上直营和线上的销售模式,送车上门的试驾模式、“快递”送车的交车模式等都将会对现在的汽车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汽车研发上目前市场在售车型也有不少配有空气净化系统,如特斯拉的“生化防御模式”,但这些系统虽然可以抵挡多数细菌粉尘,但并不能过滤病毒。未来车企在健康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还会持续加大,包括防病毒级空气滤净技术。如吉利汽车率先一步,行业首个“车规级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已试制成功,第一批试制滤芯已发往武汉、台州、贵阳、西安等地,将率先装配在158辆嘉际“抗疫车”上使用。

在政策扶持的外因和加速转变的内因下,汽车企业正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目前,众多车企也已经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从2月10日起,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32.2%。2月17日,又一批车企集中复工,广汽集团就宣布,旗下整车企业在广州的生产线——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正式恢复生产。华晨宝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比亚迪等也开始生产。下周起,奇瑞捷豹路虎等一批企业也正式复工。

为消除员工复产顾虑,保障生产线工作环境的安全,企业也做了十足考虑,如广汽丰田推出了多项防御举措。除做好员工的安全健康保障,落实测温、消毒杀菌、线上工作等措施。在具体生产安排上,广汽丰田将分阶段陆续恢复生产,陆续满足顾客对凯美瑞、汉兰达等明星车型,以及雷凌、致炫X等热门首购车型的需求。

结语

复工复产就是稳就业保经济。伴随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恢复经济、稳定市场预期、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也有望尽快得到有效防控,坚信疫情给经济带来的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长期稳定发展的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还将保持,这对汽车行业发展极其重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