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新能源换电站(如何评价蔚来总裁称一年内)
创始人
2024-01-03 20:50:38
0

从驾驶层面,ET5在绝大多数场景是毫无疑问可以吊打宝马3的,我本人也是准备上ET7的。 渠道:中国有691个城市,请问宝马有多少家4s店,覆盖了多少城市,蔚来呢,为什么在国内,

高性价比的小米在销量上始终打不过传说中的厂妹机OV,你去三四线小城市看看,有多少家店卖小米,多少家店卖蓝绿,品牌:在一线城市,蔚来的品牌建设应该可以算很不错了,但是二线呢,五线呢,十八线呢,某

个小镇里有个小青年做工程赚了几十万,他想买个车撑脸面,你觉得他会买BBA、保时捷,还是去

几百公里以外的省城购买一台身边95%的人都不认识的蔚来开回家呢。

自有充电桩:坐标南京,我认识不少人,住市区,停车靠抢,靠租旁边写字楼,靠见缝插针的停,家里也有一两台车。但是市中心车位有产权的50万一个,你觉得为什么他们不换电车,是真的是买不起,还是其他因素,中国北方和西北,一到冬天很多城市可以冷到零下30度甚至更低,摔丸子他们就用这个场

景黑了一遍蔚来百公里50个油,你觉得现在这些地方的人买电动车,会不会有顾忌。 我对蔚来,包括理想、小鹏等车的产品力都没啥意见,自己买车也经常列入考虑。

但最关键的还是,这些企业,吹起牛来一个比一个没下限。国家对吹牛这块,是不是可以考虑收点税?

新势力车企是越来越敢说了,起初还停留在“该车是XX万以内最好的车”,现在开始向

“销量”下手了这不,成都车展蔚来发布会现场上,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秦力洪立下flag——ET5在一年内的销量

将超过宝马3系 。不知道宝马知道后“慌不慌”,而我知道这个消息,倒是挺“方”的。

要知道,蔚、小、理三家新势力“报复”心很强,而且它们吹过的牛基本都实现了,就拿理想汽车举例。

某知名合资品牌高管,在公开场合说“增程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之后,理想ONE夺

得了中大型SUV销量冠军,该名高管就迎来了理想汽车友善的报复,李想在其社交平台上 diss这名高管,并配文“感谢鞭策,继续努力”。

当然,上面写的“报复”,指的是这些新势力在产品上下的功夫,敢说也敢做,也是这三家新势力

车企的特色。那么,秦力洪立下的flag,能在今年实现吗?

从宝马3系的销量分析,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宝马3系单月最高销量超过2.4万

辆,平均每月的销量为1.3848万辆。目前,传统意义上的新势力车企中,还没有一家能做到单月销

量突破两万辆的。今年蔚来品牌全系车型单月最高销量仅为1.2961万辆,卖的最好的蔚来ES6,单

月销量最高也就5247辆!通过销量分析,相信读者一定会认为,秦力洪把目标定高了。

从目前的销量来看,蔚来暂时不是宝马3系的对手,那我们从使用成本和产品来比较一番,看看自主

更强还是合资更香。通过补能、保养及购车时所缴纳的购置税,进行对比,蔚来ET5在使用成本远低于宝马3系。并且蔚

来ET5支持每月6次免费换电,或者在使用家用充电桩的情况下,补能成本将更低,“电区房”的用

户,充电费用可能仅为0元!而传统燃油车可没有免费加油这样的服务项目。 蔚来已经建设1091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285座;充电站1861座共计

10735根充电枪;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过55万根充电枪。在补能便捷性上,蔚来基本与燃油车相差

不大。

宝马3系最新款售价区间为29.99万元-39.99万元,蔚来ET5售价区间为32.8-38.6万元,售价方

面,两款车型几乎重叠。但蔚来ET5有BaaS服务,选择电池租用的方式,售价低至25.8万元,而燃

油车型上的发动机可不能租赁,所以蔚来ET5的售价门槛更低一些,能让更多用户迈过这道门槛。外观方面,蔚来ET5的轿跑风也不甘示弱,外探的前唇和Shark Nose使车头棱角分明,左右两侧犀

利的大灯增添了不少运动气息。改款后的宝马3系改动不大,经典的双肾格栅依旧还在,前格栅面积

有所增加,并新增了两种全新配色,分别为摩天灰和海岸蓝,整体的造型偏运动风。

车身侧面,蔚来ET5配备了无边框车门、电吸门、隐藏式门把手,轮胎规格为245/45 R19,并配备

了四活塞卡钳;而宝马仅在线条运用上更加凌厉,并没有配备无边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并且轮

胎规格为225/45 R18,如果想要搭配19寸轮胎,得花6000元的选装费用。车身尺寸方面,蔚来ET5长宽高分别为4790/1960/1499mm,轴距为2888mm。宝马3系根据车型

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尺寸版本,入门版本长宽高分别为4728/1827/1452mm,轴距为

2851mm。

中高配版本长宽高分别为4838/1827/1454mm,轴距为2961mm。

车尾部分,蔚来ET5纤细尾灯造型与尾部极具雕塑感的线条立体组合,层次分明,并且配备掀背式

后尾门;新款宝马3系在车尾加入了双边单出排气,从视觉角度上,追求情怀的我还是喜欢宝马的车

尾设计风格。不过,配置上宝马3系还需努力啊!

如今,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每月25%以上,并且依然保持上升势头,可以确认的是,

电动汽车已经在向燃油车抢市场了,虽然,四川供电受限导致各省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电力危机,

给发展势头正猛的电动汽车浇了一盆冷水,但电动化的大潮不会改变。

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我认为秦力洪立下的flag,大概率能实现。

文/e 汽车 棉花

2021年的北汽,再次成为 汽车 圈的焦点。

焦点之一,是因为北汽蓝谷。2021年1月30日,北汽蓝谷公布2020年业绩预告,全年预计扣非后净亏损62亿元到67亿元,比2019年8.74亿元的扣非净亏损增加了7倍左右。主要原因是产销量未达预期,影响业绩约30亿元。

另一个焦点,也是与新能源版块相关。2021年1月26日,北汽蓝谷公告称,现任北汽集团董事长姜德义因工作原因辞去北汽蓝谷九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职务,此后姜德义不再在北汽蓝谷担任任何职务,新一任北汽蓝谷董事长将由现任北汽蓝谷经理刘宇担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是姜德义还是北汽蓝谷,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姜德义的改革之道

从去年7月接任北汽集团董事长至今,姜德义一直非常低调。只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一次演讲,那就是2020年11月11日在北京顺义举行的世界智能网联 汽车 大会,对于如何掌管中国 汽车 行业第五大国企集团的思路,更是丝毫未涉及,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做过什么略知一二。

上任后的第二个星期,姜德义率先调研了北京奔驰和北汽新能源,这两家分别代表了北汽当下的盈利支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分别是北汽旗下最大的盈利单元和亏损板块。前后10天内,他相继对北汽股份、海纳川、北汽产投、北汽鹏龙,以及商用车子公司北汽福田、合资乘用车企业北京现代、北汽研究院、北汽越野车公司等进行了调研;2020年10月,姜德义前往江西和湖南,对北汽昌河和北汽株洲分公司进行了调研。

而在调研过程中,姜德义于9月进行了首次人事调整——将北汽营销公司提升为二级公司,与北京 汽车 、北汽新能源等同一级别,并将北汽集团经营管理部部长刘诗津派驻到北汽营销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这一调整被业界普遍解读为,在姜德义的思路中,北汽自主品牌的营销能力是短板,或者说首先要提升营销能力。而从北京现代到北汽昌河,再到北京越野车的销售经历,是刘诗津被重用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0年末,涉及到北汽旗下6家子公司和8位高层的人事调整计划集中落地,这次调整彻底取消了此前北汽集团旗下各业务板块董事长均由集团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兼任的惯例,各子公司的独立性得到空前的突出,也是到这时,姜德义才首次以一把手的身份站到聚光灯下。

“姜总这半年主要都在做内部工作,对外没什么‘发声’的需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汽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姜德义做事确实非常低调。

此次人事调整由于遵循了集团领导不再兼任子公司高层职务的新原则,因此大部分属于“升职”或平级调动操作。而至于姜德义对北汽未来改革的可能思路,该人士表示不便猜度和评论,但指出“姜总在资本运作、资产盘活方面是比较擅长的”。

2020年12月30日,姜德义发布了任职北汽以来的首份新年贺词,他提到,2021年北汽将聚焦整车、零部件、服务3大主业,瘦身强体、创新驱动、改革赋能。这位操作过行业大手笔重组的新任掌舵者,将如何在“瘦身、创新、改革”三大关键词中盘活北汽这盘棋,备受期待。

作为一个低调的务实者,姜德义也依然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来自销量的压力

2021年1月上旬,北汽新能源2020年12月产销快报出炉,全年销售2.59万辆,同比下滑82.79%,平均每个月销2000辆。而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共售100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6.1%。

由此可见,北汽新能源的问题,并非市场环境所造成的。

销量下跌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市占率的下跌。北汽新能源在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里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同期的13.7%急剧缩减至2020年的2.59%。乘联会年度销量榜单里,北汽新能源的产品跌落“第一”的神坛,特斯拉以国产model 3全年13.75万辆的销售成绩取而代之,甚至,北汽新能源已从最新的销量榜单上消失了。

销量和市场份额双双下跌,表象背后的问题才是根源。

从今年整体的新能源市场表现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优秀的头部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前三强共占新能源车总量46.5%。其中新能源车型零售量取得新突破,规模优势逐步体现,而这些车型均来自个人消费市场。

即使市场传统自主车企的新能源领域也有持续走强的趋势,包括像长城 汽车 、广汽埃安等也实现了高增长,得益于长城的欧拉,广汽新能源的埃安系列,助涨了品牌销量。而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也依旧保持较强势增长的趋势。

北汽新能源的问题,来自于过度依赖B端而忽略了C端市场的需求。

从 历史 看来,由于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主要来自大客户采购,受2019年四季度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下滑和国家加强对网约运营车辆监管导致的运营车采购需求下降影响,根据内部消息,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形成“5万多辆的期末库存”。

疫情带来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车采购需求大幅下滑。一边是数万辆被积压的上年库存结转,一边是新增采购需求的冷淡,北汽新能源对公业务销量骤减。

当然,北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将提升私人市场的吸引力,试图通过高端品牌挽回丢失的市场份额。去年10月,北汽新能源旗下ARCFOX极狐品牌首款量产车正式上市, ARCFOX αT共推出三种续航版本共5款车型,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480km、600km以及653km,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4.19-31.99万元。

但市场并未给出令人惊喜的反馈。自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ARCFOX αT共销售709辆,产品上市的10月为单月最高销量,达到336辆。这是否意味着北汽新能源的冲高失败,现在下结论曾为时过早,但北汽新能源版块的“破局”,是势在必行。

破局:高端化与“换电”并行

仅以上市不到半年的销量,还不足以评价ARCFOX的市场表现,但友商首款产品交付首年均破1万辆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成为将来评价ARCFOX的标准之一。

北汽蓝谷方面认为,由于产品上市时间较短,品牌推广也需要时间积累,不可能品牌刚推出来就成为爆款,现在首要任务是做强质量,做好一对一服务,推广品牌价值,逐渐扩大品牌影响力。

一个好消息是,相比北汽新能源重对公轻对私的业务结构,ARCFOX的对私比例表现较好。有数据显示,近64%的ARCFOX产品销售给了私人车主。前述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当前ARCFOX的市场表现在预期之内。

但品牌知名度不够,也是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要先让人们知道品牌,然后了解品牌,需要企业在品牌造势、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运作能力上多下功夫,同时要有充足的预算。

此外,和ARCFOX品牌一同担起重任的,还有北汽新能源的“换电”业务。

去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将换电站的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7月,北汽新能源与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在今年6月底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座换电站,服务全国不少于1万台换电车辆;10月,北汽新能源又与法电中国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 汽车 推广及换电模式应用,率先在海南、广东省试点城市深度合作。

写在最后

重点项目“不退不让”、在京产值“不退不让”、跑赢大盘“不退不让”、市场占有率“不退不让”。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北汽集团曾经喊出这样的目标。而此后,不管是北汽集团的两任董事长徐和谊、姜德义,在谈到北汽集团去年的发展目标时,这都是他们共同反复强调的内容。

如今,2021年到来,北汽显然没有完成自己当初设定的目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背水一战的姜德义,显然需要站在全新的视角来看清北汽的症结,并以更具智慧的战略战术来打破战局,迎来北汽的高光时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