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是什么(槟榔是什么东西,槟榔好吃吗)
admin
2024-05-20 21:11:03
0

槟榔又称宾门、槟楠、大白槟、仁频、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是棕榈科植物等,与椰子同属棕(zōng)榈(lǘ)科常绿乔木,主干可长至二十米,树干挺直。

槟榔果实含有浓缩单宁(原花青素),此原花青素尚未证实具有抗老化"自由基"的作用,咀嚼果实有些微成瘾性,萃取物已证实有抗忧郁(抗抑郁)效果。槟榔吃后会面红耳赤,如醉酒一般,苏东坡写过“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的诗句。槟榔碱曾被用来治疗寄生虫,但具有致癌性(口腔癌)。

槟榔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因古代敬称贵客为“宾”、为“郎”,“槟榔”的美誉由此得来。在亚洲的许多地区,例如台湾、印度、海南、湖南等地,保留着嚼食槟榔的习惯。

槟榔是什么成分?有什么功效?

学名∶槟榔(Areca catectu L.)

别名∶槟榔玉、槟门、槟楠、尖槟

科属∶棕榈科Palmae,槟榔属Areca L.

特征与特性

(一)植物特征 树干笔直,圆柱形不分枝,胸径10~15厘米,高10~13米以上。茎干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幼龄树干呈绿色,随树龄的增长逐渐变为灰白色。叶丛生茎顶,羽状复叶,长1.3~2米,叶柄三棱形,环包茎干。小叶长披针形,表面平滑无毛。肉穗花序,佛焰苞黄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2列,互生于花序小穗顶端,花小而多,约2000余朵;雌花着生于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而少,约250~550朵。雄花有退化雄蕊6枚,花桂3枚,子房上位,一室。坚果,卵圆形;种子1粒,圆锥形。

(二)生物学特性 槟榔生长在热带季风雨林中,形成了一种喜温、好肥的习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0℃。16℃时落叶;5~6℃时落果;3℃时叶色变黄,果实发黑脱落;-10℃以下植株严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区生长较好。其喜湿而忌积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则对生长有利。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都能生长。空气相对湿度高(80%左右)又长期稳定对生长有利。一般幼苗期荫蔽度宜50%~60%,至成龄树应全光照。槟榔经济生命长短,土壤是关键。喜欢生长于土层厚、表土黑色、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底土为红壤或黄壤最为理想。其一般定植后7~8年开花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寿命最高可达100年以上。果实采收后种子有果内后熟的特性。**成熟果实发芽率64.3%。果实失水即降低发芽率。在室内催芽,日均温26.41℃,日温变化平均差1.8℃,发芽率98%。

分布状况

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广东、台湾两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

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宜选无低温地区和潮湿疏松肥沃的土壤。坡变较大的可开行距3米的等高环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内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个月按株距2米挖穴。让土壤充分风化。穴宽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或厩肥10千克作基肥,同时回表土至满穴。另外,可在行间种速生快长的飞机草或豆科植物作临时荫蔽,有抑杂草生和保土壤湿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选种 母树应选择15~30年生,结果正常无病虫害,单株结果不少于300个,果托不少于3托,叶片8片以上,茎干上部节间较短的植株。一般选第二、第三托的果实作种适宜。成熟的果实以卵形、椭圆形为好,果熟时呈金**为最佳。

(2)催芽 产区多采用堆积催芽法。果实采下后晒1~2天,果皮剪去1/4。然后在选好的地上堆种,一般堆种厚度20厘米以下,若种子多应每隔1~1.2米留一条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检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经15~20日后每7~8日检查1次发芽情况,同时拣出发芽种子育苗。苗床日平均温度低于36.1℃。日最高温度低于36.5为宜。若超过上述温度时就可能烂果。

(3)育苗

①营养袋育苗 营养袋为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袋下有4个小孔以便通气透水。营养土按1:1的表土与腐熟牛粪混匀,占袋4/5,再装入河沙至满袋,以免表面土板结,每袋放1粒种子,淋透水,保持湿润。

②苗床育苗 选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砂质壤土或壤土为育苗地,经犁翻耙平施下厩肥或塘泥作基肥与土壤拌匀做畦,畦长4~5米,宽1米左右,高12~15厘米,并在畦面铺一层4厘米的细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种子。待第一片小叶展开时施稀薄人粪尿或硫酸铵,每月1~2次,年除草及培土3~4次。

③定植 槟榔苗生长约1年,高50~60厘米,5~6片叶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云南以5~6月,温暖多雨时节定植。最好选阴天定植,定植前1~2天浇透水。定植时去营养袋,盖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荫蔽和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

(1)幼龄树每年除草2~4次,并进行培土。

(2)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幼龄期3年内每季度施肥1次,在树冠外围挖穴或开沟,按四个方向交替施肥。每次每株施人粪尿约5千克或硫酸铵25~50千克,混合绿肥5千克,并覆土浇水。3龄以后呈开花结果前每年春、秋季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混合硫酸铵100~150克、过磷酸钙150~250克。开花结果树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0千克,加入尿素100~150克、过磷酸钙250~500克、氯化钾100~150克。

(3)排灌 槟榔喜潮湿环境,但不要积水,以防烂根。

(4)荫蔽 定植后3年为槟榔幼龄期,需荫蔽以保湿。间作物可选灌木药材,但要增施肥料,保证其茁壮成长。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斑病 主要有以下几种:叶点霉叶斑病(Phylio-sticta arecae Diedecke.),多毛孢属叶斑病

(2)果腐病 (Hyalodendron sp.)和(Fusarium sp.)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烂,导致落果。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 (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为害果穗、果实。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叶,集中烧毁。幼果、青果期间用炭疽福美、多霉灵喷雾防治。

(4)根腐病 (Phytophthora sp.)为害苗。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发生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发现病株即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5)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主要害虫。防治方法:清园,春季3、4月结合施肥施3%呋喃丹颗粒剂0.25千克/株,施在根际挖深约10厘米半环沟,并覆土压实,或于4、5月和8、9月喷药两次,药剂用Bt乳剂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剂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喷雾。

采收与加工

1.采收 一般采收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采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茎部带宿萼,剖开内有未成熟瘦长形种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质为佳。第二时期,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以采收圆形或卵形橙黄或鲜红熟果,剖开内有饱满种子的成熟果实加工成榔玉为佳品。

2.加工

(1)榔玉 将成熟果实晒1~2天,然后放在烤灶内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约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晒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鲜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实于锅内加水煮沸约30分钟,捞出凉干,再将果实放置于烤灶内用湿柴文火烘烤。约烤2~3天翻炒1次,连翻两次便可。约8~10天用木棒从上面直插底层,如一插便入,说明底层已干,此时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鲜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将成熟果实纵剖成半,剥下果皮,晒干,打松干燥即得。

(4)槟榔花 取尚未开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或淡绿色为佳品。

作用

种子可入药,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草药名: 槟榔(betel nut)

常用的驱虫药。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采集

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药材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过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炮制

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性味

苦辛,温。

归经

入脾、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槟 榔 ,别名 大腹子、仁频、宾门、橄榄子等,为棕桐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6.4克,蛋白质3克,缩合楼质15克,脂肪14克,生物碱0.6克,其生物碱主要为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高槟榔碱等;其脂肪油中含月桂酸19.5%,肉豆幕酸46.2%,棕榈酸12.7%,硬脂酸1.6%,油酸6.2%,经酸0.3%,亚油酸5.4%,十二碳烯酸0.3%,十四碳烯酸7.2%等;槟榔所含自由氨基酸中脯氨酸超过15%,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超过10%;此外,还含有槟榔红色素、儿茶精、花白素及其聚合物等。 槟榔具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 主治虫积,食滞,院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疾病,腐结等病症。 害处 1.对牙齿的影响: 由于石灰质和槟榔汁充满口腔中形成牙结石,又由於长期用力嚼食而咬耗牙质,甚至使牙齿裂开或折断。 2.对颞颚关节的影响: 由於牙质咬耗以及颞颚关节面磨损形成咬合改变及颞颚关节疼痛和病变,使得开口闭口时会出现声音且关节疼痛,不仅痛苦不堪,且治疗也相当困难。 3.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由於槟榔纤维颇为粗硬,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造成牙间乳头的压迫而发炎,也由於用力嚼食,对牙周膜造成伤害,使得牙根周围发炎、浮肿、疼痛。另方面由於石灰质和槟榔残渣的堆积,才结石越结越厚实,使得牙龈受损、红肿、化脓、牙根外露等而产生牙周病变,终至牙齿一颗颗脱落或不得不拔除。 4.对口腔黏膜的影响: 由於嚼食槟榔而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白斑病,也就是口腔癌的前期病变,其临床症状为张口困难、疼痛、麻木感、口腔黏膜变白及溃疡。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槟榔汁垢污染黑唇缘齿颊,影响观瞻,且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妨碍消化机能,槟榔渣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发炎甚至穿孔,影响营养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相关内容

有什么方法让花卉开花不断(...
长寿花的花期是12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其实这还不算太准确,因为很多...
2024-06-03 08:43:55
应季盆栽花卉有哪些(一年四...
开花的盆栽花卉总是以花取胜,一朵花就勾走了顾客的心,也总有一些顾...
2024-06-03 08:17:57
花卉换盆前怎么处理根部(文...
1、适当修剪修剪是解决文竹换盆根太多的一种方法。那么文竹怎么修剪根...
2024-06-03 08:07:43
夏天怎样在空调房养花卉(房...
室温均衡的空调房更适合花卉的生长。但是,在空调房里,空气干燥,光线...
2024-06-03 07:38:34
如何种植花卉技术该推广(花...
梅花盆栽在养殖时可以选择透气的花盆,准备疏松肥沃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2024-06-03 07:15:11
花卉多久杀虫一次杀菌(兰花...
1.场地选择 要求四周空旷,通风良好,并靠近水面,空气湿润,无煤烟...
2024-06-03 07: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