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新能源车股票(卖一辆亏6.88万)
创始人
2024-01-09 05:36:56
0

11月30日,小鹏汽车披露三季报财报。这家销量已经掉队的造车新势力,三季度继续亏损23.76亿元,同比扩大49%。其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额度达到67.78亿元。根据前三季度交付的汽车数量计算,小鹏汽车每交付出一辆汽车,即亏损6.88万元。

小鹏汽车预计四季度交付量将在2万至2.1万辆,同比减少约49.7%至52.1%,而总收入将在48亿元至51亿元之间,同比减少约40.4%至43.9%。

不过,在美股市场上,小鹏汽车与其他中概新能源汽车股全线大涨。小鹏汽车一度暴涨47%。这主要源于一则“新能源汽车补贴2023年或延续原来50%”的传闻,令新能源整车企业直线升温。

亏损同比扩大五成

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的小鹏汽车,并未止住亏损的步伐。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三季度总收入为68.2亿元,同比增长19.3%,但较今年第二季度减少8.2%。而三季度净亏损为23.76亿元,2021年同期为15.9亿元,同比扩大49%。

在前两个季度,小鹏汽车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7.01亿元和27.01亿元。虽然三季度较二季度亏损额度收窄,但依然保持在高位。以此计算,小鹏汽车年内亏损额度已经达到67.7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89.54%。

事实上,从盈利能力看,新势力车企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小鹏汽车亏损程度最大。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共计交付了98553辆汽车。也就是说,这家造车新势力每交付一辆汽车,便亏损6.88万元。

难以扭转亏损的状态,与其汽车销售业务利润率低下有直接关系。三季报显示,小鹏汽车的汽车利润率(即汽车销售毛利润占汽车销售收入的比例)在今年第三季度为11.6%,而2021年同期为13.6%,2022年第二季度为9.1%。

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销售成本为5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9亿元增长20.4%。小鹏汽车方面称,同比增长的原因是汽车销量上升和材料成本上升。

四季度交付或“腰斩”

其实,小鹏汽车为了扭转亏损状态,也试图向高端市场进发。今年9月21日,小鹏G9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30.99-46.99万元,超过旗下其他车型价格。

在新车发布会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直言:“小鹏G9将接棒保时捷成为标杆,明年销量将超过奥迪Q5”。不过,尴尬的是,G9上市后的首月,也就是今年10月,仅交付623辆。

在三季报的电话沟通会上,何小鹏颇有“打圆场”的意味。他表示,虽然短期内G9需要克服疫情和产能爬坡的挑战,但对G9成为3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的前三名有信心,“并且在明年随着口碑的积累,进一步缩小与第一名之间的差距。”

从整体销量上,小鹏跌出第一梯队已是不争事实。从表面上看,小鹏汽车是在今年下半年才呈现出了销量持续下滑的局面,毕竟在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在销量上依旧是领跑新势力阵营。

进入到下半场以后,小鹏汽车销量不断下滑,截止到10月份,小鹏汽车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未能破万辆。从11月份前三周的表现来看,预计小鹏汽车11月销量也将与10月份持平,仅为5000辆左右,根本无望挤进一线新势力梯队。

截至今年10月底,小鹏汽车共交付103654辆汽车。这距离其年销量25万的目标还相差14.6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的41.46%。

而且对于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也给出颇为悲观的预测:公司预期汽车交付量将介乎2万至2.1万辆,同比减少约49.7%至52.1%。而总收入将介乎48亿元至51亿元之间,同比减少约40.4%至43.9%。不过,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中透露,明年一季度会推出3款新产品。

压力“前所未有”

当下,小鹏汽车面对压力可谓“前所未有”。

为了提振销量,小鹏汽车在11月30日还发布一份《2022年限时保价说明》。该说明显示,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小鹏汽车订单,将继续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上牌时间导致的补贴差额由小鹏汽车承担。

另外,小鹏汽车还披露公告,由于公司最近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个人事务原因,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辞去董事会的执行董事职务,11月30日生效。公告表示,辞任之后,夏珩仍将继续担任小鹏汽车总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何小鹏于10月下旬发布全员邮件,进行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报道称,小鹏汽车计划成立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拉通公司各条业务线的沟通渠道,提升协作效率。

同时,小鹏汽车将建立三个虚拟产品矩阵组织,围绕一款车从市场、客服、传播、销售、培训、销售管理等各个职能协同,确保以客户和市场导向为主,端到端的负责产品(含服务产品)全业务闭环。

在今日电话会议中,何小鹏也对此予以回应称,公司正在深入推进组织变革,将更多聚焦于小鹏汽车的战略、产品规划和研发,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升级。据他透露,小鹏汽车正在重组品牌和营销团队,以持续提升品牌和口碑影响力。此外,何小鹏也表示将大幅减少在生态企业鹏行智能和小鹏汇天的直接参与度。

理想汽车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新闻背景:

近日,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开盘价23.1美元,较发行价上涨56%。截至收盘,小鹏汽车股价报收21.22美元,较发行价大涨41.47%,市值达150亿美元,约等于市值破千亿人民币。由此,小鹏汽车正式成为中国第三家在美上市发行IPO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本文全部来源:网络)

MiVo车库快评:

①:小鹏15美元上市收盘21.22美元市值破千亿,众多大佬站队小鹏汽车不会失败:相对于理想上市时候的谨慎,小鹏汽车将发行股价区间从原来的11美元至13美元增加到了15美元,此次IPO对小鹏汽车最新估值超过了100亿美元。而且最终实现了接近5成的股价暴涨,可以说小鹏仅用一天就实现了资本扩张和市值千亿人民币。

对于小鹏而言,事实上其背后一直站着巨大的资本支持。包括阿里巴巴和雷军小米系的资金注入,让小鹏自始至终有能力应对金融风险的同时,有着充足的信心进行研发投入。这也使得小鹏宣称此次IPO所得融资将分别用于研发和扩大销售渠道,以及包括营运资金需求的一般公司用途。一改之前蔚来和理想发行IPO是为了"缓解燃眉之急"的窘境。不缺钱的小鹏还有大佬支持,如此一来小鹏彻底脱离新造车的泥潭。

②:特斯拉4000亿美元大关领衔未来光明,自动驾驶+BaaS能助力小鹏走更远:同日,特斯拉的股价已经飙升到了2238.75美元。这意味着在整个自动驾驶领域和新能源领域里,以特斯拉领头,其后紧追的中国蔚来、理想、小鹏等新造车已经彻底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并且相信伴随着相关科技的发展,特斯拉上涨,蔚来、小鹏等市值也会继续增加。这一部分的新造车,未来一片光明。

事实上,由于中国官方的表态,近期在BaaS上大放异彩的蔚来和小鹏都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资本关注。在BaaS换电模式的支撑下,不仅仅是电动车将会一定程度的降低入手门槛,另一方面将会一定程度上解决续航里程和加电困难的问题。不过这一方面不论是蔚来还是小鹏还处于探索阶段,一旦未来几年之内形成规模,那么市值再度翻翻并不是以外。

③:巨大争议将自始至终伴随小鹏,但是小鹏要提防未来发展的融资瓶颈:就在去年,小鹏和特斯拉之间关于专利问题的争夺还成为业内非常关注的事件。另外,对于小鹏而言,由于其售价体系一直保持在主流的15-25万区间,那么目前来看小鹏的自动驾驶之类的期货技术并不能支撑其售价体系。而且针对中国传统的购买行为认知推断,小鹏的向上和特斯拉硬刚或许也难获成功,只能停留在15-20万元而已。因此小鹏的成功路径并不好预测。

另外,IPO后何小鹏本人将持股27.8%,拥有58.9%的投票权;夏珩将持股4.3%,拥有10.2的投票权;董事和高管将共计持股36.4%,拥有73.1%的投票权。阿里巴巴将持股12.7%,拥有14.9%的投票权。基本上融资主力依旧是国内资本的"回流",并不代表海外资本真正去看好小鹏汽车。而未来还有一款B级SUV和一款MPV车型将要发布的小鹏,要当心往后的融资困局。

MiVo车库总结:

小鹏的成功上市在意料之中,而且基本上不出意外未来至少是翻倍的规模。市值千亿对于小鹏而言只是外部市场现在对于中国新造车的认可和期待,并不代表小鹏就真的那么稳。或许小鹏应该琢磨的是怎样将G3车型的外形设计进行换代,以及如何降低P7车型的成本。不然一直毛利率负数绝对不会让资本市场满意。不过小鹏的股价这么高开高走,我劝你现在就买,将来涨到30美元毫不意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理想汽车的股票代码是W(02015)。

成立于2015年的理想汽车以股份码“2015”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理想汽车成为继小鹏汽车之后第二家在港股实现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首日平开低走,盘初一度跌破发行价。据Wind数据,截至中午收盘,理想汽车-W报118港元,平盘报收,最新总市值2421亿港元。

“2020年7月,我们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今天我们在香港上市,为理想汽车的发展再添动力。”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此次港股IPO为理想汽车战略性地拓宽了资本渠道,理想汽车也将持续加大车型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

8月6日晚间,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在香港公开发售1千万股A类普通股,占全球发售股票的10%。按发售价每股118港元计算,此次港股IPO募资约115.5亿港元,公开发售阶段理想汽车-W获得5.5倍认购。

相比之下,一个月前刚登陆港股的小鹏汽车,融资认购倍数达14.73倍,总融资额140亿港元,约合116.52亿元。

对于理想汽车为何选择此时在港上市,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在仪式结束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向记者表示,公司有三方面考虑:其一是香港资本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其二是利于公司更好地吸引亚太地区的投资者;其三是实现在美股、港股双重市场上市,可以帮助公司抵御风险。

理想汽车可谓“冰与火”的经历各走一遭。一方面,公司受“水银门”事件困扰;另一方面,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同比增长251.3%,环比增长11.4%。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