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生产项目(国晟能源有几个项目开工)
创始人
2024-01-09 14:39:24
0

国晟能源有6个项目开工。

1、徐州市贾汪区1号工程。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国晟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组件项目,是市级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年度投资12亿元,占地约595亩,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建设年产5GW异质结光伏电池和5GW大尺寸光伏组件生产线,分三个阶段实施。

2、异质结光伏制造产业园。中广核、安徽萧县、国晟能源签约1GW风光项目、异质结产业园。国晟能源初期计划在安徽萧县累计投资55亿元,打造异质结光伏制造产业园,进行异质结装备、光伏BIPV等新能源材料设备生产,总占地面积800亩。中广核将投入60亿元,在萧县各乡镇、园区开发建设风光储新能源项目,规划总容量1GW,其中风电项目500MW、光伏地面电站项目200MW、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300MW,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绿色上网电量18亿度,实现年发电收入7亿元以上。

3、1GW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项目地点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投资总额73.233.77万元。引进先进的异质结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1GW高效异质结电池,达产后可形成公司在光伏电池领域的生产产能,以实现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全产业链的扩产规划,帮助公司更好的控制上下游生产成本。

4、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项目地点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投资总额49,602.78万元。引进先进的异质结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形成年产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的生产能力,为扩大公司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规模,稳固行业地位打下良好基础。

5、安徽国晟新能源烈山基地1GW大尺寸组件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约85亩,计划建设厂房、办公、仓储及配套用房面积3.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规模2.25亿元,截至2022年8月31日,共完成投资1.29亿元。该项目使用淮北盛大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实物出资的厂房土地,其中1GW厂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经过改造后满足投产需要。目前环评、能评等投产手续已完成。其中第一条500MW产线已于2022年6月下旬正式进场、7月下旬安装完毕并试产,8月下旬正式投产。第二条500MW产线预计于2022年11月底前完成调试爬坡并正式投产。现场1GW仓储面积仅有4,000平方米,缺乏办公楼、原材料库和成品仓储(缺口面积达2.2万平方米)。目前已在现场规划一栋办公楼三栋仓库,计划投资0.96亿元,预计11月底前开工,2023年4月中旬投入使用。

6、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项目。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06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538亩,主要建设年产5GW异质结装备、年产4GW高效异质结电池、年产2GW大尺寸异质结组件、年产10万台光伏清扫机器人、年产10GW吨钠离子储能、年产900万套高分子边框、年产1800万套追踪支架、源网荷储直供电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亿元,可创造税收9亿元。

铁矿龙头“抢”锂矿花了160亿!再投200亿加码产业链!

在发布“刀片电池”之后,比亚迪亟需解决的问题似乎就只剩下产能了。近日,比亚迪宣布将投资60亿元,在安徽蚌埠投产20GWh动力电池项目。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位于经开区临港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电芯、模组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制造,将着力打造比亚迪在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战略基地。

根据比亚迪的规划,项目一期投资约30亿元,年产10GWh动力电池,计划今年启动建设,一期、二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的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在深圳、西安、青海、重庆、长沙、贵阳建立生产基地。数据显示,比亚迪1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940GWh,今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0.531GWh。

销量方面,11月份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量为2.67万辆,同比增加137.88%。除了给比亚迪旗下新能源产品供货外,随着产能的的提升,比亚迪“刀片电池”未来也有望提供给更多的汽车企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碳酸锂价格接近60万元/吨之际,锂矿争夺战愈加火热。

最新公告显示,铁矿龙头大中矿业正进一步争夺锂资源,在11月初投资160亿元拿下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锂矿资源后,又与相关方联合出手200亿元,再度获取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锂矿资源。

“在锂矿资源愈加重要的当下,各地政府对锂矿开发都设置了‘资源换产业’的政策导向,很难单独开采、开发碳酸锂。”一家刚刚拿下锂矿资源的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这样背景下,各家龙头企业纷纷大手笔投资锂电全产业链,当地政府才会配置相关锂矿资源。”

投资200亿元

打造锂电全产业链

大中矿业11月24日公告显示,公司、国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城控股”)、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锦源晟”)、景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景成投资”)(统称“联合投资主体”)于11月22日上午,与内蒙古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就锂矿等资源开发、新能源产业开发、共同投资建设锂电“低碳”产业园战略合作事宜举行签约仪式。

目前,已有三方主体在《框架合作协议》上签字,仍有部分主体盖章和签字尚未完成。截至目前,尚未取得全部主体签字盖章的《框架合作协议》。

本次投资堪称大手笔。协议显示,在符合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关于“锂电全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下,联合投资主体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计划投资约200亿元,打造锂电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区。

“低碳”产业园区将建设8大项目。其一是碳酸锂生产项目。依托克什克腾旗锂矿资源,计划建设4万吨/年碳酸锂项目,预计投资约20亿元;其次是其他锂盐项目。计划建设4万吨/年锂盐项目,项目将在碳酸锂生产项目投产后开始建设,预计投资约20亿元。

“低碳”产业园区不仅将投建碳酸锂等锂电产业链上游环节,更重要的是建设锂电产业链中游、下游环节。

在锂电产业链中游环节方面,联合投资主体瞄准了3大项目,包括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项目、10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10GWh锂电池制造项目,3大项目合计投资总额达到106亿元。

具体来看,依托锂盐项目,联合投资主体计划建设25万吨/年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项目整体预计总投资额约46亿元;计划建设10万吨/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投资总额约40亿元;拟建设10GWh锂电池产能,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20亿元。

下游环节方面,联合投资主体将投建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服务“低碳”产业园项目发展需要,依靠政府支持,采用“低碳”产业园绿电供应试点或“源网荷储”方式,按照根据产业园用电负荷情况,倒推风光资源需配置指标,保障及新能源合理消纳。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70亿-80亿元(含自用储能和输变电资产等),并提前规划、优先建设,以优先保障产业园项目的用电需求。

其次,联合投资主体将投建电池PACK和公共储能电站投资项目。根据电池产能,联合投资主体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投资相应规模的电池PACK生产厂,首期计划投资约2亿元,并根据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当地电力发展规划,在当地并辐射周边区域投资不少于1GWh公共储能电站以及若干用户侧储能项目,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最后,联合投资主体将建设充换电站投资项目。拟利用当地短倒运输车辆电能置换的有利时机,本项目首期投资不少于20个重型卡车充换电站,预计直接投资额约7000万元,年增加新能源电能消纳约2亿千瓦时。为服务城市垃圾和渣土倒运需要,结合城市规划,本项目拟建设若干充换电站。

刚在湖南投资160亿元拿下锂矿

11月初,大中矿业刚刚披露160亿元投资湖南,并拿下当地锂资源。

11月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世界计算大会上,在湖南省各级政府及专家、企业家的参与下,大中矿业董事长与临武县人民政府县长签定了公司在临武县投资开发锂矿资源的《投资合作协议书》。

协议显示,在临武县人民政府按照每5GWh电池项目配置1万吨碳酸锂资源标准的情况下,大中矿业及公司控股、参股、合作企业拟定项目总投资约160亿元,其中采选项目投资40亿元,管道输送、碳酸锂加工以及新型建材项目投资20亿元,锂电池生产项目投资100亿元。

据介绍,项目建设地点为临武县香花岭含锂多金属矿资源分布区及临武县产业开发区。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万吨/年碳酸锂采选冶及管道输送、新型建材生产基地、1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20GWH锂电池生产项目。协议显示,电池项目将2022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23年12月试投产。

临武县人民政府原则上于2023年3月底,支持大中矿业通过法定程序依法取得目标区域空白区含锂多金属探矿权。原则上在2023年4月19日前,支持大中矿业整合目标区域矿业权,并协助大中矿业办理好相关主体变更登记手续。

眼下,锂矿炙手可热。正因为此,当地政府设置了极为详尽的开发锂资源条款。

大中矿业承诺,其含锂矿产资源(含碳酸锂)不外运出湖南声郴州市。大中矿业同时承诺对含锂多金属矿资源开采和利用产生的尾砂、尾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做到“吃干榨尽”,尾砂、尾渣的综合利用率(含填沟造地和生态修复)要达到80%以上。同时承诺对含锂多金属矿产资源中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且单种元素回收率要达到60%以上。

此外,大中矿业承诺在协议签订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在临武产业开发区设立登记公司,各公司合计注册资本累计不低于10亿元,并以设立的公司开展相关项目合作业务,在临武进行缴税,且经营时限不得低于10年。

“对各地来说,肯定都希望锂电产业链留在当地,而不是仅仅开采锂矿,这也就要求相关企业不得不组合联合体,打造锂电全产业链。”一家锂电产业上市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