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留学(27岁留学)
刘慧琳
2024-03-15 08:33:04
0

我觉得既然考上了,当然得去。首先不要用年龄限制自己,人就应该有无止境的目标,活到老学到老,任何的困难挫折都是暂时的,可以克服。其次去国外开拓自己的眼界,看看不一样的人和事,在学校里面,与不同的人交流更新三观,这些经历所创造的财富可能是别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

而且加拿大的教育水平一直非常高,因其教育一直保持着高质量,学费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较低,留学移民政策也好,近年来都吸引着较多的留学生,其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都位于世界前列。

当你身处国外,不一样的教育理念,会带给你全新的感受。在国外的学校也更能锻炼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不同的思考方式。加拿大的教学资源、人脉资源、就业资源等都非常丰富,是一个不错的去向。去加拿大读研究生,有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一定可以提升自己,使你更加优秀。

也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吧。一直到27岁考上研究生。说明这是你一直的梦想,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要勇敢的做自己,追求更好更大的人生舞台。

知识改变命运,所以说这次去加拿大的学习的机会是十分珍贵的。想想自己做出的努力,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好的成果,也不会感觉那么辛苦了。27岁并不算晚,一直向前的人永远都闪耀着光芒。

“清晨和黑夜,我自生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这是“天才少女”田晓菲在年轻时写的诗,她的人生也活成了她在诗里表达的那样“我就是我”,她的人生就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田晓菲是神童,在幼年时就已经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但她没有为她的天资而沾沾自喜,而是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田晓菲的人生就是一部传奇,她在13岁时被北大录取,27岁成为哈佛最年轻博士。28岁时嫁给了大自己24岁的美国老师。

与文学的不解之缘

1971年,田晓菲出生在哈尔滨,她的父母都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家里的书香浓厚。田晓菲的父母很开明,并没有选择从小培养她的文学功底,而是选择“放养”,让她自己选择喜欢的事物。

父母下班回到家,总是喜欢看上一两个小时的书,家里的书数不胜数,田晓菲就是在这样充满书香的家庭里长大的,父母希望给田晓菲一个快乐的童年,解放她的天性,不希望她被束缚。

四岁时,父母因为工作原因调来天津,所以田晓菲跟随父母来到天津。四岁的田晓菲在天津才算是真正的接触到文学,在看到一本诗歌集的瞬间,她就被诗歌中优美的词语深深吸引,从此对于文学的追求便一发不可收拾。

田晓菲在接触诗歌之后,便尝试自己写诗。她将诗投入多家报社,试试看能不能被发表,其他报社都看田晓菲太小,便对她不予理睬,只有《天津日报》慧眼识珠,发表了她的第一篇诗歌。从此“四岁神童写诗被发表”的传言便人尽皆知,而田晓菲“小才女”的名声也被打响了。

但是田晓菲仍旧不骄不躁,继续潜心创作,后来又陆续出版了五本诗集,这时的田晓菲还只是一名小学生。在田晓菲幼年时期便已经能创作出这些作品,她的创作才能与发展潜力已可见一斑。许多老作家很看好田晓菲真情实感的作品与不骄不躁的品行,都愿意向田晓菲递出橄榄枝,有时间还会指导指导她,不少老艺术家都是田晓菲的忘年交。

文学成就了田晓菲

文学成就了田晓菲“诗歌才女”的名声。十三岁的田晓菲因参与诗歌创作大赛获奖而被北大英美文学专业录取,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学生。虽然她的人最小,但是她的名气一点也不小,进入学校后,田晓菲并没有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夸赞,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选择继续锤炼自己的文学功底,又陆陆续续发表过许多文章。

16岁的田晓菲在上大三,看到新生报到军训时青春洋溢的面庞,顿时有所感触,在燕园写了《十三岁的际遇》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她用平凡的笔触描绘了对北大生活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望。后来这首诗歌被选进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这对于16岁的田晓菲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田晓菲遇到了与她一样对文学有着同样热爱的。海子也是被北大破格录取的,他是一位诗人,田晓菲入大学时,海子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在政治哲学系任教,虽然海子没有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可是对于文学的热爱一分不减。田晓菲经常与海子共同探讨作品,互相鼓励一定要在文学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两人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战士情谊。

海子对于田晓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海子不仅是她在文学道路上的同行者,更是她的良师益友。所以1989年,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才会对田晓菲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她难以相信那个一直鼓励她,支持她的人首先放弃了文学、放弃了生命。

海子自杀后的两年时间里,田晓菲没有再继续创作。她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思考怎样才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田晓菲重新拾笔创作时,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些人生的感悟,她的文学作品也有了质的飞跃。

海外成家惹风波

带着去世的伤痛,田晓菲决定出国留学。经过多年努力,她在外国的文学成就也值得人交口称赞。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硕士学位。文学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20岁的田晓菲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27岁的田晓菲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我国国民无不以田晓菲为骄傲。

可是自从田晓菲与外国教授在一起之后,国内对她的评价就变得褒贬不一。

田晓菲的丈夫是她攻读博士时的导师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是宇文所安,欧文比她大24岁。欧文对中国文学有着深深的热爱,从小便学习中国文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中国的文化还有着深刻又独到的见解。田晓菲每次与他交谈,都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久而久之,田晓菲被他的博学与风趣所吸引,欧文也爱上田晓菲的独立与聪慧。

就这样,两人情愫暗生,在田晓菲毕业的那一天,欧文向田晓菲表露心意,两人就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他们的爱情并不被大众看好,原因是两人的年龄差距太大了,田晓菲27岁正是如花年纪,而欧文已经是知命之年。欧文毕竟是田晓菲的“心之所向”,两人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1999年在纽约举行了浪漫的婚礼。

结婚之后,田晓菲做了令人惊讶的举动,加入美国国籍,拿到了美国绿卡。很多网友对她改变国籍的举动表示愤懑,认为她辜负了祖国的栽培,辜负了国民的厚爱,竟然在她功成名就之时便崇洋媚外。也有理性的网友认为,改不改国籍毕竟只是田晓菲的选择,他俩的爱情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无权置喙。

其实田晓菲嫁给欧文的原因可以想见,田晓菲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文学家。田晓菲推崇的是浪漫的爱情,而欧文就是她心目中的“盖世英雄”。两个同样热爱中国文学,有共同语言,有浪漫情怀的人走到一起并不足为奇。

田晓菲与欧文对于生活的态度都有着西方色彩,向往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结婚21年没有生育儿女。虽然无儿无女,但是他们两人的感情很好,会一直互相扶持着走下去。

田晓菲在2006年成为哈佛教授后便一直在哈佛任教,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田晓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3岁时被北大破格录取,27岁成为哈佛最年轻博士,最后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4岁的美国人,如今生活美满幸福。

相关内容

莲花佛语(一心念清净,处处...
意思:一念心清净,此处即是清净界,看所有的人,也都是清净世界的人,...
2024-06-02 18:59:03
父亲生日礼物(爸爸过生日送...
爸爸过生日,适合送爸爸的礼物有:手机、围巾、茶具、泡脚桶、保健品、...
2024-06-02 13:40:43
二手车过户陈震(陈震是谁?...
陈震身家过亿其实很正常,现在的车圈顶级流量,然后他自己也做了好几个...
2024-06-02 08:33:17
郴州琪键二手车(男孩名字琪...
琪的组成结构为王字和其字,王代表着珍贵、尊贵,是父母喜欢用在男孩名...
2024-06-02 05:17:25
泰德汽车(银川油改气的哪家...
银川油改气的地德人和泰德燃气加拿大泰德燃技术公司总部和软件开发中心...
2024-06-02 04:47:26
车厘子与樱桃(樱桃和车厘子...
车厘子和樱桃的区别:产地不同、外观不同、口味不同、营养价值不同。1...
2024-06-01 23:03:27

热门资讯

悉尼留学攻略(留学悉尼有哪些大...  悉尼环境好,名校多,悉尼作为澳洲最大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亚的经济中心,就业机会很多,因此想来澳大利亚...
龙门应届生(惠州龙门中学初中部... 由学校统一审核组织报名。根据惠州龙门中学官网信息显示,学校面向全县招生的,具有本地户籍、完成小学学业...
美国研究生留学一年多少钱(到美... 学费的了解应该按照学分数和每个学分的费用去了解,(总的学费等于学分数X每个学分的费用去计算,因为每年...
本科应届生补贴(毕业生人才补贴... 毕业生人才补贴的领取流程如下:1、毕业生到相关部门(如人社局、人才市场等)进行登记和申请,提供个人身...
应届生国资委(应届生身份找工作... 应届生是指毕业当年顺利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学生 ,一般情况下,根据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规定,在毕...
华锦应届生(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普通高职院校,于2002年1月10日经省政府(辽政[2002]12号文)批...
内江应届生(急急急,求高人回答... 我觉得内江师院好些,我有很多同事朋友就是内江师院毕业的,感觉好不错,出来找工作也比较容易。学的东西也...
应届生 携程(互联网都有哪些行... 1、新闻咨询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将新闻、咨询等信息放在某些咨询中,供大家来查看。具体有可以分成三类:综...
西安交大金桥留学(西安交大一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医院) 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从洒金桥到交大一附院,具体公...
加拿大大专留学(大专毕业可以去... 大专毕业可以去加拿大留学吗? 一、大专毕业生留学加拿大途径1、先读预科大专毕业生先是读完加拿大的硕士...